暮春的雨来得毫无预兆。
林疏桐抱着物理竞赛题集穿过香樟大道时,天际还泛着蟹壳青。
老树虬结的枝桠间漏下细碎天光,在她雪白的校服领口投下晃动的光斑。
等走到艺术楼前,云层突然裂开道缝隙,豆大的雨点砸在深褐色的树皮上,溅起潮湿的苔藓气息。
她贴着灰砖墙疾走两步,发尾己经洇出深色水痕。
艺术楼侧门的玻璃映出个模糊身影——深灰卫衣的少年抱着画具箱从长廊尽头跑来,帆布鞋踩碎满地积水,像只冒失的雨燕撞进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
"同学——"清冽的声线像是松枝折断时渗出的汁液。
林疏桐转身时发梢的水珠滚进领口,冰得指尖微颤。
男生将素描本高举过头顶,水痕顺着他的腕骨滑进袖口,在白色袖扣洇开浅灰的云纹。
他胸口别着的美术班徽章沾了雨,鎏金的调色盘图案正在暮色里发亮。
"要一起吗?
"他晃了晃手里起皱的素描纸,雨后新叶般的青涩笑意在眼底漾开,"虽然不太结实。
"林疏桐认出这是美术班的江浸月。
上周路过艺术长廊时,他的水彩写生正在橱窗展出,画的是晨雾中的钟楼。
此刻他睫毛上沾着细碎雨珠,倒比画里氤氲的雾气更生动。
"谢谢。
"她往檐下挪了半步,闻到他身上松节油混着雨水的味道。
素描纸在头顶发出不堪重负的簌簌声,男生修长的手指关节因用力泛起淡粉。
绕过紫藤花架时,穿堂风掀起纸页。
林疏桐下意识抓住飞舞的素描纸,指尖擦过他温热的虎口。
翻飞的纸页间,无数个熟悉的身影扑面而来——图书馆靠窗的侧脸被晨光镀成金色,升旗时扎着马尾的后脑微微仰起,上周值日时她踮脚写板报的腰线绷成弯月。
每一幅右下角都标注着日期,最早的要追溯到三年前的初秋。
雨声忽然变得震耳欲聋。
"这是......"她捏着泛潮的纸角,感觉雨水顺着脊椎往下淌。
男生耳尖红得能滴出血来,却仍固执地将素描本往她那边倾斜,像举着盾牌的少年骑士。
"我叫江浸月。
"他忽然开口,声音比落在纸上的雨滴还轻,"浸月亭的浸月。
"林疏桐望着他洇湿的袖口,那里有深一道浅一道的水痕,像是未完成的水墨写意。
她想起今早收作业时,课代表说美术班有人总在早读课溜去钟楼写生。
原来那些晨雾里的凝视,早被雨水晕染成秘密的轮廓。
雨幕在玻璃上蜿蜒成河,画室特有的松节油气味在潮湿空气里发酵。
江浸月手忙脚乱地翻找储物柜,卫衣后领露出截清瘦的脊椎,随着动作若隐若现。
"先用这个。
"他递来条驼色羊毛毯,指尖还沾着钴蓝颜料,"上个月画雪景用的,我洗干净了。
"林疏桐接过时碰到他冰凉的指节。
羊毛毯带着阳光晒过的蓬松感,隐约有雪松香混在颜料气味里。
她低头擦拭发梢时,余光瞥见墙角堆着的石膏像——阿波罗的侧脸落满铅笔灰,断臂维纳斯怀里塞着罐丙烯颜料。
"要喝姜茶吗?
"江浸月从保温杯倒出琥珀色液体,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美术生常备的,驱寒。
"白瓷杯递到眼前时,林疏桐注意到他左手虎口有道月牙状疤痕,像是被画刀划伤的痕迹。
她接过杯子暖手,姜茶的辛辣混着蜂蜜的甜滑入喉咙,烫得眼眶发热。
窗外雨势渐弱,香樟叶滴落的水珠在窗台敲出断续的音符。
江浸月正在整理淋湿的素描本,纸页翻动间,林疏桐又看见那个扎马尾的背影——是去年运动会她在终点线弯腰系鞋带的瞬间,裙摆扬起三十度角。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突然问。
江浸月动作顿住,铅笔从指缝滚落,在柚木地板上敲出清响。
他弯腰去捡时,后颈棘突在皮肤下微微凸起,像未完成的石膏像。
"转学生报到那天。
"他声音闷在膝盖间,"你在教务处窗边擦玻璃,阳光把你的影子投在荣誉墙上,刚好盖住我的期中作品。
"林疏桐握紧茶杯。
三年前那个秋日,她确实被教务主任抓去擦窗户。
原来当时晃动的光影里,有双眼睛正将她的轮廓拓印在心上。
画室忽然响起下课铃。
江浸月触电般跳起来,素描本"啪"地合上。
他抓起椅背上的牛仔外套往她怀里塞:"穿上这个,我送你去教学楼。
"外套残留着体温,袖口磨白的毛边蹭过手腕。
林疏桐想说不用,却被他眼底晃动的光斑堵住话音。
那是种介于期待与惶恐之间的神色,像调色盘上未干的群青。
雨后的香樟大道泛着泠泠水光,满地碎金似的夕照。
江浸月始终走在积水较多的一侧,帆布鞋踩出细小的水花。
经过公告栏时,林疏桐看见玻璃映出两人的影子——他卫衣帽子被风吹得鼓起,像只笨拙的灰鸽。
"明天还你外套。
"她在教学楼台阶前驻足。
江浸月正盯着她发间的水珠,闻言慌乱摆手:"不用急,我..."他突然噤声,从背包里掏出个玻璃瓶,"这个,夹在物理书里能当书签。
"瓶子里装着晒干的香樟叶,叶脉间凝着细小金粉。
林疏桐接过时,发现瓶底用极细的笔触画着个月牙,与她虎口的疤痕惊人相似。
"我自己调的矿物颜料,不会褪色。
"他转身跑进暮色,卫衣帽子在风里一颠一颠的,"下雨记得带伞!
"林疏桐握紧尚有余温的玻璃瓶。
暮色顺着裙摆爬上来,她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午后——当她擦净最后一块玻璃时,确实有阵穿堂风掀飞了荣誉墙上的画作。
那幅水彩画的是晨雾中的香樟林,右下角签名被她的影子遮盖,只露出个氤氲的"江"字。
原来有些故事,在开始之前早己落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