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北京,春意正浓。
肖卫国蹬着那辆老旧的永久牌自行车,穿过南锣鼓巷狭窄的胡同。
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惊起了屋檐下几只灰鸽子。
“卫国!
慢点儿骑!”
身后传来母亲的喊声。
“别忘了下班去副食店买豆腐!”
“知道啦!”
肖卫国头也不回地应着,自行车已经拐出了胡同口。
四月的风带着槐花的甜香拂过他的脸庞,他深吸一口气,却还是闻到了工作服上那股挥之不去的机油味。
红星机械厂的大门近在眼前,灰色的砖墙上“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已经斑驳,旁边新刷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肖卫国锁好车,整了整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随着人流向厂区走去。
“卫国!”
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是他的发小李向东。
“听说没?
厂里要选拔人去深圳学习新技术!”
肖卫国眼睛一亮:“真的?
什么时候的事?”
“昨儿晚上车间主任跟我爸喝酒时说的。”
李向东压低声音,“不过听说名额有限,优先考虑干部子弟。”
肖卫国眼中的光黯淡下来。
他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转业后在区武装部当了个小科长,在厂里算不上什么“干部”。
“别想那么多,好好干活吧。”
他拍拍李向东的肩膀,走向自己的车床。
车间的噪音震耳欲聋,肖卫国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心思却飘向了远方。
他的裤兜里揣着一本皱巴巴的《人民文学》,午休时能看上一会儿是他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
“肖卫国!”
车间主任的大嗓门把他拉回现实,“这批零件的精度怎么又出问题了?”
肖卫国赶紧检查工件,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昨晚熬夜写诗,今天精神有些不济。
“对不起主任,我马上返工。”
“年轻人要有点上进心!”
主任背着手走开了,“现在改革开放了,厂里不养闲人!”
午休铃声响起,肖卫国端着铝制饭盒蹲在车间外的台阶上。
四月的阳光暖洋洋的,他掏出那本《人民文学》,翻到折角的那页。
“在看什么呢?
这么入迷?”
李向东凑过来。
“北岛的诗。”
肖卫国眼睛没离开书页,“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写得多好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