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铭远猛地从床上坐起,冷汗浸透了他的睡衣。
他大口喘着气,手指深深掐进掌心,首到感受到真实的疼痛,才确信自己真的还活着。
窗外的阳光明媚得刺眼,床头柜上的电子钟显示着:2025年3月11日,上午8:15。
这个日期让他的瞳孔猛地收缩。
三十天后,那场改变世界的病毒就会爆发。
而现在,他竟然回到了灾难开始前的第三天。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一个月前,他还蜷缩在废弃超市的角落里,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嘶吼声。
他的右臂被咬伤,己经开始发黑溃烂。
高烧让他意识模糊,但他清楚地记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多么希望能重来一次。
而现在,这个愿望竟然成真了。
梁铭远颤抖着下床,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
他冲到窗前,用力拉开窗帘。
楼下的街道上,行人步履匆匆,上班族们提着早餐快步走过,一切都那么正常。
但很快,这一切都会改变。
"这次不一样了。
"梁铭远低声对自己说,转身走向书桌,拿起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笔记本。
这是他重生后第一时间记录的末世生存指南,每一页都沾满了前世的血泪教训。
他翻开第一页,上面用红笔圈出的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资金第一"。
第二天一早,梁铭远就开始了行动。
他先去了二手车市场,将自己那辆心爱的保时捷911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快速出售。
车贩子老李摸着锃亮的车身,狐疑地看着他:"梁总,这车您才开了不到一年,怎么突然这么急着出手?
""公司资金周转出了点问题。
"梁铭远面无表情地撒着谎,眼睛都没眨一下。
前世他舍不得这辆车,结果丧尸爆发后不到一周,这辆价值百万的豪车就成了路边一堆废铁。
拿到车款的当天下午,他又联系了拍卖行,将自己收藏的名表、红酒和艺术品全部委托出售。
拍卖行的经理惊讶得合不拢嘴:"梁先生,这些收藏品您可是花了十年时间慢慢积累的,特别是这块百达翡丽,您不是说死都不卖吗?
""人总会变的。
"梁铭远表面淡淡的说道,心里却在计算着这些钱能买多少罐头和瓶装水。
短短一周内,梁铭远变卖了所有能变现的资产,包括股票、基金甚至退掉了刚交了一年租金的豪华公寓。
当最后一笔款项到账时,他的账户余额己经接近500万——这是他前世在末世中才明白的真正"生存资金"。
有了资金,下一步就是寻找安全的避难所。
梁铭远开车来到城市远郊,在一处废弃的工厂前停下。
这里远离市中心,周围人烟稀少,但交通便利,最重要的是工厂有完整的地下空间和坚固的混凝土结构。
"这地方?
"陪同看房的中介皱起眉头,"梁先生,这里己经闲置五年了,设施老旧,您要是想开厂,我建议您看看开发区的新厂房...""就这里,我要租5年,现金一次性付清。
"梁铭远打断他的话,眼睛扫视着厂区的高墙和唯一的大门入口,脑海中己经开始规划如何加固防御。
中介犹如看傻子一般看向梁铭远,但到手的买卖他当然不会多说什么,以最快的速度拟好合同递给梁铭远,对方也是很快就签订了合同。
签完合同的第二天,梁铭远就雇佣了三支装修队同时开工。
他对外的说法是要建立一家高科技农业公司,实际上却在打造一个末日堡垒。
工人们按照他的要求,在厂区围墙内加装了两米高的铁丝网,所有窗户都换成了防弹玻璃,大门被改造成双层钢结构,中间填充了隔音材料。
"老板,您这安保措施比银行金库还严实啊。
"施工队长半开玩笑地说。
梁铭远只是笑了笑:"商业机密,不得不防。
"最核心的改造在地下室。
梁铭远亲自设计了通风系统、水循环装置和隐藏式太阳能发电板。
他订购了二十个大型储水罐,足以储存三个月的用水;安装了最先进的空气净化系统;甚至在地下二层开辟了一个小型种植区,配备了全光谱LED生长灯。
"梁先生,您这些设备..."供货商看着采购清单,一脸困惑,"是要建末日避难所吗?
"梁铭远的心跳漏了一拍,但面上不动声色:"我们在做极端环境生存实验,为南极科考站研发技术。
"当避难所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时,梁铭远开始了真正的"囤货大业"。
他化整为零,通过不同渠道大量采购生存物资。
首先是食物。
梁铭远没有像前世那样只囤积方便面和饼干,而是科学搭配了各种保质期长的食品:军用压缩干粮、冻干蔬菜、真空包装的肉类、坚果、蜂蜜...他甚至找到了一家专门为远洋渔船供应食品的厂家,订购了足够两人吃五年的储备粮。
"这么多食物,您是要开超市吗?
"送货司机看着堆满半个仓库的纸箱,忍不住问道。
"慈善捐赠。
"梁铭远随口编了个理由,同时在心里记下要再多买几个防潮柜。
水资源方面,除了储水罐,梁铭远还购置了十台高级净水器和几百个替换滤芯。
他清楚记得前世第三个月时,城市供水系统崩溃,许多人不是死于丧尸,而是喝了被污染的水变成了丧尸。
医疗物资是重中之重。
梁铭远通过黑市关系,花费一倍多的价格搞到了大量抗生素、止痛药、缝合工具甚至小型手术器械。
他还特意囤积了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这是前世他用血的教训学到的,长期单一饮食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武器准备上,梁铭远更加谨慎。
国内对枪支管控严格,但他还是通过特殊渠道弄到了几把复合弓、电击棒和多把军用匕首。
最让他得意的是找到了一位退休老工匠,定制了三把精钢打造的唐刀——这种冷兵器在近身战中比枪械更实用,而且不会发出声响吸引更多丧尸。
除了生存必需品,梁铭远也没忘记精神食粮。
他下载了上TB计的电子书、电影、电视剧和单机游戏,购买了十几块大容量硬盘和备用笔记本电脑。
前世在避难所里漫长的等待时光让他明白,心理健康和生理生存同样重要。
随时监听军方动向也尤其重要,梁铭远需要一套能监听警方和军方通讯的无线电,为此他联系了一个地下电子设备商。
交易在郊区一个废弃仓库进行,对方明显不是善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