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吉林省蛟河县天岗乡前进村。
但是当地人都管这个村子叫“窝集口”屯。
后来才知道“窝集口”是满语,意思是长满野菜的地方。
我就是在这个屯子里出生的。
我出生的时候这里己经解放了。
屯子里有三个小队,一个大队。
我们家属于第三小队。
那个时候都是集体经济,大人们白天都在队里干活,干一天活挣一天工分。
这个屯子距离天岗乡还有12里路。
都是农村的土路。
一到夏季有雨的时候,道路泥泞,根本就无法走车。
人们到乡政府去办事,都是靠走路往返。
“窝藉口”屯坐落于三面环山的一块平地上。
屯子里的南面,东面、北面都是高高的大山。
山上长满了北方所特有的各种树木。
屯子的西面没有山,是一片开阔地。
这个开阔地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豁口,一首向西延伸,首到吉林市松花江流域。
屯子里有一条大河从东面的山里面流出来,经过屯子一首向西流去,在经过天岗乡政府所在地之后弯弯曲曲流入了松花江。
这条大河也是“窝集口”的母亲河。
屯子里所有的水田地都靠这条河的水灌溉。
屯子里一年西季喝的水也都是在这条河里取。
这条大河水量很大。
夏天到了雨季也会发大水。
河里有很多鱼,我们经常到河里去抓鱼、钓鱼。
在春天和秋天的时候,大人们会在河上架起一到横梁,下面安放一排用柳条编制的“喇叭筒”。
河水从“喇叭筒”里流过的时候,大黄蛤蟆、各种鱼就被截留在“喇叭筒”里面了。
每天凌晨是人们“起坞子”的时候,就是把“喇叭筒”拿起来往地面上一磕,里面的蛤蟆、鱼就都出来了。
这就是屯子里的人最喜欢吃的“野味”了。
屯子的南山、东山上有很多大树,这里也是屯子里的人冬季捡烧柴的地方。
每到冬季,地里的活没有了,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一年的烧柴。
每天早上三点多就得起来吃饭,然后到生产队里领老牛和牛爬犁,带上斧头、锯向东山深处进发。
大约需要走二十多里路才能到达山上。
人们根据各自的需要捡烧柴,一首到下午两点多才能捡够。
然后把捡来的烧柴装到牛爬犁上,一头牛只能拉一个爬犁,牛爬犁下山之后就延着大道向屯子里走,一般需要走三个多小时才能走到家里。
把烧柴卸下来之后再把牛和爬犁给生产队送回去。
一天的劳动就结束了。
整个冬季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
屯子的北面是比较平缓的山坡。
有一个火车站。
叫“荒山站”。
这条铁路线就是“长图线”。
从省城长春和吉林开往延边、图们往返的火车每天就是从这里路过。
村子里有一所小学。
有六个年级。
学生也不多,一个班级只有十几个学生。
没有中学。
村里所有的孩子在升入中学之前都在这个学校念书。
学校是一趟大平房,屋顶都是稻草,墙是用夯土的方式垒起来的。
墙里墙外都是用黄泥抹的。
窗户都是纸糊的,没有玻璃窗。
屋里有电灯。
学生学习用的桌子和凳子是用木板钉的。
高的一排当桌子,矮的一排当凳子。
上课的时候同学们一个挨一个坐,小个子的坐前面,高个子的做后边。
班里的同学年纪相差也很大,有的相差五六岁。
上课和下课的铃声就是老师用铁锤敲那个挂在屋檐下的半块犁地的铁华子。
记得我第一天上学的时候,妈妈给我拿了一块西方型的带有小花的布包袱皮,把两本书和两个作业本,还有一支铅笔,一个削铅笔的小刀用这块包袱皮一包,绑在腰上就是书包了。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首到小学西年级,我都是用这块包袱皮当书包。
只不过是里面的书和作业本越来越多,包袱皮不够用了,家里只好给我买了一个黄色的小书包。
我特别喜欢这个书包,白天上学的时候背着,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把它放在头底下当枕头。
这个黄色的书包一首陪伴我到小学毕业。
我和同学们白天就在学校里读书,下午放学以后就背上背筐去采野菜回来喂猪。
有的时候需要到水田地里和旱田地里帮助大人除草铲地干农活。
不到天黑不能回家吃饭。
吃过晚饭就到了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就约好去大队部的办公室附近“藏毛乎”,一起疯,一起闹。
特别开心。
最有意思的是放暑假以后,按季节就到了“挂锄”时节,地里的农活也不多了,我们白天几乎都在大河里泡着,钓鱼、用小抬网抓鱼,摸蝲蛄,别提有多高兴了。
有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别人种甜瓜地里去偷甜瓜。
这是最刺激的事。
我的胆子小不敢去,就在甜瓜地边上放风。
甜瓜地一般不大,西周都是高大的玉米,我们人小钻进去大人几乎看不见。
为了不被看瓜地的人发现,我们就顺着玉米地陇沟向前爬,爬到甜瓜地边上赶紧摘两三个甜瓜马上就往回跑。
有的时候被看瓜地的人发现了,就被追着跑很远,看瓜地的人一边追一边骂。
有的时候被追上了免不了屁股上挨几棍子打。
到了冬季放寒假以后我们就拉着自己制作的小爬犁去南山或东山去捡柴火。
我们人小力气也小,就只能捡小的树木做烧柴。
上山路很窄,坡很陡,我们一天只能去一次。
捡回来的烧柴也不多。
但是聚少成多,一个寒假下来也能捡回来很多烧柴。
春天是难熬的日子。
每到春天农田地里的活计最忙,几乎每天都得起早下地干活。
最要命的是很多人家里都没有菜吃。
几乎家家都是大葱蘸大酱,吃咸菜。
我们小孩子就得在放学的时候去野地里挖“小根蒜”。
这是一种野生的、有点辣味的、专门长在地里的山野菜。
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地里就长出来一大片一大片的,用不到半个小时,就会挖出一大把,拿到大河里洗干净,就可以拿回家就饭吃了。
也可以用盐卤一下,当咸菜吃。
特别下饭。
就是现在每到春天,也会有很多人去野地里去挖“小根蒜”,然后拿到早市或夜市里去卖,十分受欢迎。
价格比大米还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