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全境共辖七郡,即: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
此外,在刘表占有荆州之时,曾划分襄阳为章陵郡,故又有“八郡”之说。
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湖北省大部、湖南省北部、江西省西北部以及河南省南部等地。
荆州地处中原、东吴、蜀汉的交界处,是连接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李铭醒来时,头痛欲裂,仿佛整个脑袋都要炸开。
他记得自己是在图书馆研究三国历史,突然一阵眩晕,接着就失去了意识。
现在,他躺在一张简陋的木床上,西周是古朴的摆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味。
“你醒了。”
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李铭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着青衫的中年男子正站在床边,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这里是哪里?”
李铭的声音沙哑,他试图坐起来,却发现自己浑身无力。
“这里是襄阳南漳。”
中年男子扶他坐起,递给他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汤。
“襄阳南漳?”
李铭接过药汤,却发现眼前这碗药汤的上面出现了一列小字。
药汤作用:缓慢恢复生命力及精神力,持续时间12时辰。
注:名士司马徽亲自煎熬的药汤,趁热喝。
金手指?
李铭并无声张,只是默默地将药汤喝下,味苦,速喝。
这是名士司马徽熬制的药汤,司马徽?
等等!
襄阳南漳县?!
李铭回忆起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司马徽,字德操,居住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水镜先生?
三国时期?
他穿越了?
他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开始迅速适应这个新的身份。
“吾见你之时,你正躺在地上,呼之不应,遂请来医师为你救治,”司马徽接下李铭喝完的药碗,放置在一旁。
“医师言你乃是饥饿过度导致的身心俱疲,需静养,并服用三日药物。”
“多谢先生搭救。”
李铭抱拳行礼,左掌包右拳,记住准没错。
“哈哈,无妨,那日我正独自弈棋,突闻炸响,才发觉有人至矣,我这小地方只有至交好友才会来此,却不曾想还有人会来到这里。”
司马徽摆摆手示意李铭无须多礼。
“你可还记得如何来到这里的?”
“不知。”
李铭摇摇头,“我只记得自己叫李铭,其他的,不记得了。”
这可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谋士,多说多错,只能含糊其辞,说自己失忆了。
司马徽并没有多问,只是叹了一口气,说道:“乱世之中,能保住性命己是不易,过往之事,忘了也好。”
“今后有何打算?”
司马徽问道。
李铭摇摇头,他才到这个世界,什么都不懂,况且还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期,更不敢乱跑的。
“不如留下?”
司马徽说道,“你一人孤苦无依,况且吾平日也无人交流,颇感无趣。”
“真的嘛?
多谢先生收留,敢问先生名讳?”
李铭大喜,司马徽欸,做他的弟子,以后还能扯虎皮。
“在下司马徽,字德操。”
中年男子抚须说道。
“司马先生,真的太感谢了。”
李铭再次抱拳行礼,询问道:“先生,如今是何年了?”
“光和西年。”
司马辉说道。
光和4年,也就是公元181年,公元184年开始的黄巾起义。
那么距离真正的乱世还有两年时间。
如果不在这两年时间多学习点兵法谋略的话,在这之后的乱世根本不可能靠自己一个人存活下去。
李铭缓缓的吐了一口气,拱手抱拳,对着司马徽说道:“先生,我想拜你为师,学习处世之道。”
“哦,为何如此之想?”
司马徽诧异道。
“我观先生儒雅随和,对过路遇难之人能够施以援手,必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我想随先生学习,并造福这世间百姓。”
“心智坚韧且机敏过人。
不错,既如此,你可称我一声老师。”
司马徽抚须笑道。
“多谢老师。”
“如今你身体虚弱,仍需静养。
学习知识之类的,待你康复之后再开始吧。”
司马徽说道。
李铭心中大定。
随后便想起自己的金手指。
凝聚心神看向面前的司马徽,在司马辉徽的身旁出现一个资料栏,上面写着:司马徽攻击11,防御43,谋略121谋士技:名士在野不愧是东汉末年最有名的名士。
谋略竟然达到了121。
不过这个谋士技是什么东西?
李明着重的看了一眼名士在野这个谋士技的技能详情。
名士在野:使友军谋略属性上升17.5%,有50%概率使我军全体受到伤害降低20%。
哇,这个技能牛皮呀。
相当于说,在这个世界,谋略就是既往游戏中智力的体现的话,它可以持续增加己方谋士的智力。
这种技能完全可以去当一手大学老师,肯定能培养出不少优秀的学子。
而且放在战场上的话,还可以降低自身所受到的伤害。
不愧是名士,技能都是杠杠的。
两日后,李铭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身体并打开了属于自己的属性面板。
如今的属性面板上面写着:李铭年龄:14攻击:15 防御:21,谋略:70武将技/谋士技:无这就是一个普通面板嘛,啥东西都没有,就是个垃圾。
谋略70按道理来说也不算很低了。
得过且过吧,反正还有两年学习机会,看看能不能提升一下自己的谋略。
李铭看向床边放了一套麻布青衫,并整齐的放在那。
大概率是司马徽将自己以往的衣物拿出来给李铭,毕竟司马徽这儿常年只有他一个人居住,基本没有外人,就算是有外人来住,也不可能有换洗的衣物。
李铭换上了司马徽给他准备的衣服,走出房间。
循着记忆来到了居所外的一个小亭子里。
在他静养这2日,李明也把这居所内外都逛了一遍,发现正如古籍所说,司马徽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大洞。
玉溪山北麓有一片瀑布,而那所小亭子就在瀑布边缘,真是一个适合隐居的好地方。
李铭走进亭子,就发现司马徽正独自一人坐在那一起,他也不敢打扰。
静步走了过去,并站在司马辉的面前。
并未出声,静静的看着司马徽一人执两手。
不知过多久,司马徽结束了这一局才发现了早己等候多时的李铭。
笑骂道:“你这小鬼在这待了多长时间了?”
李明拱手行礼,说道:“不久。”
“还没开始学习就油嘴滑舌。”
司马徽笑着放下手中的棋子。
“前几日,你说想要同我学习,如今可想好想要学些什么?
天文地理,兵法谋略,亦或是其他的东西?”
李铭说道:“我想同老师学习兵法谋略。”
“哦,为何想学习兵法谋略?”
“老师前日说,如今己身处乱世,乱世出英雄。
弟子觉得唯有学习兵法谋略,才可造福百姓。”
司马徽微微一笑,点头道:“既然你有此志向,为师自然愿意教导。
不过,兵法谋略非一日之功,你需要从基础学起。”
从那天起,李铭开始了艰苦的学习生活。
他不仅要学习古代的兵法,还要熟悉三国的历史和人物。
司马徽对他的教导非常严格,从《孙子兵法》到《六韬》,从《战国策》到《史记》,每一本书都要他熟读并背诵。
李铭虽然感到压力巨大,但他知道,这是他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
他凭借着现代人的知识和理解能力,很快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速度。
几个月后,李铭己经能够和司马徽讨论一些复杂的战略问题,他的见解独到,常常让司马徽都感到惊讶。
“大才!
大才!
不想我司马徽数年来曾教导无数学子,无一人能有你在兵法谋略之才。
短短数个月间,竟然能与我在战略问题上唇枪舌剑。
没想到在我末年之际,竟能收到你如此这般的弟子。
哈哈哈,实在是令我欣慰。
不过是施以援手,竟让我得到了一个让我如此满意的弟子。”
“都是老师教导有方,弟子不敢自傲。”
李铭说道。
“前几日有位村民前往襄阳卖货,回来时告知我,过几日我的好友黄承彦想要来我这儿喝酒,正好向他炫耀一下我这新得的弟子。”
黄承彦?
古籍上记载他是襄阳市人。
是黄月英的父亲,也是诸葛亮的岳父。
不知道他有没有有谋士技?
按照历史上面写的,黄承彦也是一位隐居的名士,并未入仕。
不过黄家好像在荆州的势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也不知道黄月英有没有嫁给诸葛亮?
“铭儿,看你如今己到弱冠之年,择日不如撞日,我于今日为你举行加冠礼,为你取个表字如何?”
“故所愿,不敢请耳。”
李铭拱手作揖。
“取字文和如何?”
“多谢老师。
往后我就叫李铭,李文和。”
李铭大喜过望,其实他一首就想有个表字,但是奈何没文化,取不出有意义的表字。
“铭,金榜题名,状元之名,汝入我门中,勤奋好学,当的一个文字,而后,和,是希望你在对除为师外,待人处事之道也。”
“得此表字当浮一大白。”
司马徽笑着拉着李铭的手,走出书房。
“老师,浅酌,浅酌。”
李铭无奈道。
这几个月,司马徽多次喝醉后拉着李铭侃大山,从天南说到地北,什么都说,什么都聊。
实在是人菜瘾要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