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春,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我站在三号祭祀坑的边缘,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象牙和青铜器,心跳得厉害。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如此重大的考古项目。
作为考古队最年轻的研究员,我深知这个机会来之不易。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混合着青铜器特有的金属味道。
"小林,把相机拿来。
"王教授的声音从坑底传来。
我连忙抓起相机,小心翼翼地踩着梯子往下爬。
脚下的泥土有些松软,每一步都要格外小心。
祭祀坑里已经清理出了一片区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巨大的青铜面具。
它比我们之前发现的所有面具都要大,足有半人高。
面具的眼睛突出,像是要挣脱眼眶,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
我举起相机,调整焦距。
取景框里的画面让我愣了一下——面具的眼睛似乎在动。
我放下相机,揉了揉眼睛。
一定是昨晚熬夜整理资料,眼花了。
"愣着干什么?
快拍啊。
"王教授催促道。
我重新举起相机,这次看得更清楚了。
面具的眼睛确实在动,不是物理上的移动,而是......怎么说呢,就像是在注视着我。
我的后背突然一阵发凉,手一抖,相机差点掉下去。
"教授,您看这个面具......"我话还没说完,王教授已经凑到了面具跟前。
他的动作让我心里一紧,那样子不像是在观察文物,倒像是在......聆听?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拍照。
取景框里,王教授的侧脸在青铜面具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苍白。
他的嘴唇在微微颤动,似乎在和面具对话。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就觉得荒谬。
但更荒谬的是,我竟然听到了细微的声音,像是某种古老的吟唱,从面具深处传来。
"小林,你听到了吗?
"王教授突然转头问我。
我吓了一跳,差点从梯子上摔下去。
"听、听到什么?
"王教授盯着我看了一会儿,摇摇头:"没什么,可能是风声。
"但他的表情告诉我,他听到了什么,而且他确定我也听到了。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复睡不着。
帐篷外,考古队的发电机发出规律的轰鸣,却掩盖不住我耳边的那个声音。
它越来越清晰,不再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