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映月照丹心——徐宁传簪缨世族的武学传承东京汴梁,这座繁华无比的北宋都城,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梦想。
在城东三十里处,有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底蕴的所在——徐家庄。
庄内白墙青瓦的宅院里,弥漫着浓厚的武学气息。
晨曦初露,晨雾还未完全散去,整个徐家庄仿佛被一层轻纱所笼罩。
十二岁的徐宁,身着一身素色练功服,手持木枪,已然在演武场上开始了他每日的修习。
他身形矫健,如同一头灵动的小兽,在晨雾中翻腾起跃。
枪尖划破朝露,那晶莹的水珠飞溅开来,映出点点金光,仿佛预示着他未来不凡的命运。
徐安国,徐宁的父亲,静静地立在演武场的青石阶上。
他腰间佩着那象征着家族荣耀的雁翎圈金甲,手中握着三尺竹鞭,眼神专注地看着儿子的一招一式。
每当徐宁的动作稍有偏差,他手中的竹鞭便会适时地点出,同时口中大声说道:“金枪十三式,重在意发先至!
每一招,都要在心意的引领下,先发制人,方能克敌制胜。”
这座五进院落,不仅仅是徐家的居所,更是家族荣耀与传承的象征。
墙壁上悬挂着十二代先祖的戎装画像,每一幅画像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辉煌的历史。
而最末一幅,画的是曾任镇北军都统制的徐继宗。
画中的他,身披熠熠生辉的金甲,手持丈二长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
正是这位先祖,凭借着卓越的武学天赋和不懈的钻研,创立了徐家独步武林的“雁翎金枪”枪法。
徐宁自幼便对这些先祖的事迹耳熟能详,那些金戈铁马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渴望建功立业的种子。
他每日刻苦练习枪法,不仅是为了传承家族武学,更是怀揣着对先祖的敬仰,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在疆场上纵横驰骋,为家族增添新的荣耀。
御前武师的仕途沉浮崇宁三年的春天,东京汴梁城迎来了一场盛大的盛会。
宣德楼前,彩旗飘扬,人山人海。
徽宗赵佶亲临五凤楼,观看禁军教头之间的武艺切磋,这场比试,无疑是天下武人展示自己的绝佳舞台。
徐宁,此时已长成一位英姿勃发的青年。
他身着一袭黑色劲装,腰间束着一条红色腰带,显得格外精神。
只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