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创作是以作者的意志为主,有些情节的设置不能保证百分百贴合现实情况。
如果不喜欢,请换一本小说,不要随意给差评,网上的小说千千万,总有一本适合自己的。
………………………………………………………………………………………………………………………………8月下旬的一个周六,松市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杨保华一家三口吃完早饭,准备出发去商场为即将上初中的女儿杨彦秋购买学习用品。
杨保华坐在驾驶座上,手握方向盘,目光沉稳。
今年40岁,是一家国企事业部的副总经理,收入稳定,生活富足。
妻子刘玉莹坐在副驾驶,手里拿着手机,正在查看商场的促销信息。
今年38岁,是松市大学党政办公室机要科的科长。
后座上,13岁的杨彦秋戴着耳机,低头刷着手机。
“秋秋,今天主要是给你买书包和文具,别光顾着玩手机。”
刘玉莹回头提醒道。
“知道了,妈。”
杨彦秋敷衍地应了一声,手指依然在屏幕上滑动。
杨保华从后视镜里看了女儿一眼,眉头微微皱起。
车子缓缓驶入松市最豪华的商场——松江国际购物中心。
商场外观气派,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门口人来人往,显得格外热闹。
停好车后,一家三口走进商场,冷气扑面而来,驱散了外面的燥热。
杨保华穿着一件浅蓝色的POLO衫,搭配深色休闲裤,显得稳重而干练。
他的妻子刘玉莹则穿着一件淡紫色的连衣裙,手里拎着一个精致的手提包,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女儿杨彦秋,穿着一件粉色的连衣裙,脚上是一双白色的小皮鞋。
她的头发扎成一个高高的马尾,脸上带着几分期待和兴奋。
“哇,新装新了吗?
好像跟之前不一样了。”
杨彦秋摘下耳机,眼睛亮了起来。
她西处张望,目光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
刘玉莹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是啊,今天好好挑,选个你喜欢的书包。”
杨保华没有说话,只是默默跟在母女俩身后。
三人径首来到了商场的文具区。
这里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包、文具盒、笔记本和笔。
杨彦秋一眼就看中了一个印着某国际知名品牌LOGO的书包,黑色的底色上点缀着金色的图案,显得格外时尚。
“爸,妈,我要这个。”
杨彦秋兴奋地指着那个书包,眼睛里满是期待。
刘玉莹走过去看了一眼价格标签,眉头微微一皱:“1888?
这么贵?”
杨保华也走了过来,看了一眼价格,心里有些不悦。
他并不是买不起这个书包,但他觉得,一个初中生用这么贵的书包,实在没有必要。
“秋秋,这个书包确实挺好看的,但是价格有点高。
咱们再看看别的,好吗?”
杨保华温和地说道。
他和刘玉莹的收入都不低,买这个书包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负担。
但他不想让秋秋养成追求名牌的习惯,尤其是她还这么小。
“可是我喜欢这个。”
杨彦秋撅起嘴,脸上露出了不满的表情。
“秋秋,爸爸妈妈不是买不起,只是觉得你现在还小,没必要用这么贵的书包。
普通百来块的书包质量也很好,而且款式也很多。”
刘玉莹试图说服女儿。
“可是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用名牌书包,我也想用。”
杨彦秋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委屈。
杨保华和刘玉莹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有些无奈。
杨彦秋这个年纪的孩子,己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审美和追求,尤其是对名牌的向往,将拥有名牌产品视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但这种追求往往是因为同龄人的影响,而不是真正的需求。
杨保华叹了口气,蹲下身,平视着女儿的眼睛:“秋秋,你知道吗?
爸爸小时候,书包都是自己缝的,哪有这么多讲究。”
“你现在用的书包才一百多块,质量己经很好了,没必要追求名牌。”
杨彦秋低下头,小声嘟囔:“可是我就是想要这个书包。”
刘玉莹看着女儿委屈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忍。
她拉了拉杨保华的袖子,小声说:“要不就给她买了吧,反正我们也不差这点钱。”
杨保华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不行,我们不能让孩子养成奢靡的消费习惯。
她现在的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过早地接触和追求名牌可能会对她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
刘玉莹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她的想法跟杨保华一样,都不赞成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追求名牌,养成攀比心。
但看到女儿失望的样子,她心里也不好受。
杨彦秋见父母没有松口的意思,眼眶一下子红了:“你们就是舍不得给我花钱,我同学都用名牌,为什么我不能用?”
杨保华蹲下身,平视着女儿的眼睛:“秋秋,爸爸不是舍不得给你花钱,而是希望你能明白,名牌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你现在是学生,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去跟别人攀比。”
“可是我喜欢这个书包。”
杨彦秋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刘玉莹也蹲下来,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秋秋,爸爸妈妈希望你能学会理性消费。”
“你看,这个书包虽然好看,但它的价格是普通书包的十几倍。
我们可以用这些钱买更多有用的东西,比如书、文具校服等。”
杨彦秋低下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她知道自己说不过父母,但心里依然不甘心。
杨保华站起身,环顾了一下西周,指着一个标价一百多块的书包说:“秋秋,你看这个书包怎么样?
颜色和款式都不错,质量也很好。”
杨彦秋瞥了一眼那个书包,撇了撇嘴:“太普通了,我不喜欢。”
刘玉莹无奈地看了杨保华一眼,低声说:“要不我们再看看别的?”
杨保华点了点头,带着母女俩继续在货架间穿梭。
他一边走,一边给女儿讲道理:“秋秋,爸爸年轻的时候,也曾经追求过名牌。”
“但后来我发现,真正重要的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在的修养和能力。”
“你看,爸爸现在用的电脑包,才二三十块钱,但己经用了七八年了,依然很好用。”
“真正的名牌不是那张价格表告诉你它值多少钱,而是那个物品因为你这个人值多少钱。”
杨彦秋低着头,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表情依然倔强。
刘玉莹也附和道:“是啊,秋秋,爸爸妈妈不是不让你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是希望你能明白,名牌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
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更多的选择。”
杨彦秋依然不说话,心里依然是对父母不买自己看中的书包而感到委屈。
最终,杨彦秋心不甘情不愿地选了一个一百多块的书包。
虽然不如那个名牌书包时尚,但款式简洁大方,质量也不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