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雾锁迷途季晚第三次查看手机时,确认信号格已经彻底空了。
窗外,山雾浓得像是凝固的牛奶,将中巴车包裹其中。
司机嘟囔着"这雾不正常",把车停在路边,转头对她说:"姑娘,前面就是雾隐村了,但这雾太大,我不敢再往前开。
"她道了谢,拎起相机包和行李箱下了车。
潮湿的冷意立刻渗入骨髓,季晚不禁打了个寒颤。
中巴车在她身后调头离去,尾灯很快被浓雾吞噬,留下她独自站在盘山公路的边缘。
按照苏雨信中的描述,沿着这条小路走二十分钟就能到村口。
季晚打开手机电筒,昏黄的光线在雾中只能照出不到一米的距离。
行李箱的轮子在崎岖的石板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某种不情愿的抗议。
"苏雨怎么会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季晚小声嘀咕,呼出的白气在面前短暂停留又消散。
她和苏雨是大学室友,毕业后各奔东西,联系渐少。
直到三个月前,她突然收到那封字迹潦草的信:"小晚,我们村即将举行送亲祭,这是外面几乎绝迹的古老婚俗。
你是最好的民俗摄影师,一定要来记录。
9月15日前务必赶到,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我有重要发现要告诉你。
——苏雨"信纸背面还匆匆画了张简易地图。
正是这封信,把季晚从城市引到了这个在地图上都几乎找不到的偏僻山村。
小路突然变得开阔,雾气也略微稀薄了些。
季晚抬头,看见一块风化严重的石碑立在路边,上面刻着"雾隐村"三个模糊的字。
石碑旁系着几条褪色的红布条,在风中无声飘动。
村口没有一个人影。
季晚拖着行李走进村子,石板路两侧是清一色的灰瓦老屋,门窗紧闭。
奇怪的是,几乎每户门楣上都贴着黄符纸,有些还挂着小小的铜镜。
"请问..."季晚试着敲了敲最近一户的门,无人应答。
她又走了几步,终于在一家小杂货店前看到个抽烟的老人。
"大爷您好,我是苏雨的朋友,来找她的。
"老人浑浊的眼珠转动了一下,烟斗从嘴里拿开:"苏家丫头?
"他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她不在。
""那您知道她去哪了吗?
或者她家怎么走?
"老人沉默地打量着她,突然问:"你是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