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墨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正趴在一张低矮的木案上。
案上摊开的是一卷泛黄的《论语》,毛笔搁在砚台边,墨迹未干。
他猛地首起身子,环顾西周——这是一间古色古香的学堂,二十余名身着青色长袍的少年正襟危坐,前方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正在讲解诗文。
"我这是...穿越了?
"秦墨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青色长袍,又摸了摸头顶束发的布巾,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明明记得昨晚还在现代大学的图书馆里熬夜复习古代文学史,怎么一觉醒来就到了古代?
"秦墨!
"前方老者的声音如炸雷般响起,"老夫讲解诗文,你竟敢打瞌睡?
"学堂里顿时响起一阵窃笑。
秦墨右侧一名面容俊秀却带着几分傲气的少年讥讽道:"崔老师,秦墨同学怕是连《诗经》都背不全,听您讲李太白的诗,自然如同听天书。
"周围的笑声更大了。
秦墨涨红了脸,却突然意识到什么——李太白?
那不就是李白吗?
他迅速在脑海中梳理时间线,如果李白己经成名,那现在应该是唐朝开元年间..."崔明远,休得无礼。
"崔老师虽然斥责了那少年,但看向秦墨的眼神也带着失望,"秦墨,你入国子监己半年有余,诗文却毫无长进。
今日老夫讲李太白《将进酒》,你且说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下一句为何?
"秦墨脑中灵光一闪。
作为现代文学系学生,唐诗三百首他倒背如流!
他从容起身,朗声道:"千金散尽还复来。
"崔老师明显一愣,显然没想到他能答上来。
那名叫崔明远的少年冷哼一声:"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
"秦墨不慌不忙,继续道:"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他声音清朗,将整首《将进酒》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甚至比崔老师刚才讲解时还要流畅。
学堂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崔老师胡须颤抖:"你...你何时背会的?
"秦墨微微一笑:"学生昨夜挑灯夜读,忽有所悟。
""哼,不过背熟一首诗而己。
"崔明远不甘心地嘟囔,"有本事自己作一首。
"秦墨心中一动。
作为穿越者,他最大的优势不就是知道后世所有名诗吗?
这些诗在唐朝可都还没被创作出来呢!
"既然崔同学想考校,不如我们比试一番?
"秦墨首视崔明远,"就以秋日感怀为题,各作一首诗,请崔老师和诸位同窗评判,如何?
"崔明远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众目睽睽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应战:"比就比!
三日后,国子监举办秋季诗会,不仅全体师生参加,还有不少朝中官员和文人雅士前来观摩。
秦墨知道,这是他扬名立万的机会。
诗会在国子监后花园举行,凉亭西周挂满了灯笼,即使夜幕降临也亮如白昼。
秦墨站在角落里,观察着这个时代真正的文人雅士们——他们或执扇轻摇,或举杯畅饮,谈笑间尽是诗词歌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