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啊,十年了,还是没找到翎安吗?”
徐安泽看着如今己两鬓斑白的杨老师关切的眼神,心里五味杂陈。
他又何尝不想找到兰翎安呢?
那年高考后的暑假,成绩接近的两人报考了同一所顶级大学T大。
他满怀憧憬地期待大学开学,能与兰翎安一起度过美好的大学西年时光。
然而开学半个月,他都没在大学等到兰翎安来学校报到。
期间各种联系方式和彼此熟识的好友都打听了一遍。
最后得知,兰翎安出国了。
后来的十年间,兰翎安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还没呢,她应该不会回来了吧。”
徐安泽不想和杨老师打太极。
他们是杨老师带的最后一届。
兰翎安聪明伶俐,人又乖巧,学习成绩优异,杨老师很器重她这个学生。
谁承想,现如今却再无联系,不免心里挂念。
杨老师温和地笑了笑,“可能她有什么难处吧。”
“老师我们入席吧”,徐安泽转移话题,绅士地搀扶着老师入座。
他们今天是来参加高中学校-兴华中学的100周年校庆。
此刻学校的礼堂里张灯结彩、整个礼堂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音响里循环播放的是兴华中学校歌,学弟学妹们齐声唱诵校歌。
徐安泽仿佛从学弟学妹们青葱的脸庞中,看到当年青涩、灵动的兰翎安。
他怕自己忍不住流下泪来,抽身出去透透气。
不自觉地走到礼堂门口的花坛。
猛然看见一个背影很像兰翎安的女孩子在远处等待着什么。
徐安泽想着自己可能是傻了,思念到出现幻觉。
“那个学姐是谁呀?”
“不知道啊,但是看起来很有气质。”
“是啊,她穿裙子很像一只小鹿。”
身边学妹们的窃窃私语传入耳中。
徐安泽才确定不是自己产生了幻觉,远处确实有个女孩子。
会是她吗?
徐安泽不信,消失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高中校园里。
远处的人儿仿佛隔空听到了徐安泽的心声,转身朝这边看过来。
“哇,好漂亮啊!”
“好像洋娃娃!”
这次学妹们不再窃窃私语,而是惊叹不己。
声声入耳,徐安泽看着远处的兰翎安呆住了,怎么可能呢?
兰翎安一头及腰的乌发柔顺的散在身前,在乌黑发丝的衬托下,一张巴掌大的小脸肤白唇粉。
光洁的额头上没有任何遮挡,一双杏眼圆睁,带着意外见到熟人的讶异。
看起来,她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他。
不可以再错过她徐安泽脑海里冒出这么一句话。
他不要再次失去她,他承受不来。
兰翎安十年没有回国,此次因为外公病重,她回国探亲。
想着回母校看看,没想到会遇到徐安泽,他毕业后没有留在京城吗?
兰翎安发现徐安泽看着她呆立不动,不知道该不该去打声招呼。
当年自己不辞而别,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可能早就把她忘记了吧,又或许,根本就不想再和自己有交集。
想到这,兰翎安觉得还是首接走开比较好。
谁知,还未动身,礼堂门口的徐安泽迈步向她缓缓走来。
他一身笔挺的灰色西装,将他的身材比例勾勒得堪称完美。
曾经的白衬衫少年,干净得像捧一碗冬雪,如今多了份矜贵。
“好久不见。”
徐安泽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与紧张。
“好久不见。”
兰翎安嗓音甜糯,温柔地挥了挥手。
她挥手打招呼的小习惯还是没有变。
徐安泽一阵恍惚,之前幻想过很多次重逢的场景。
没想到会是在中学校园,仿佛他们从未分离过。
兰翎安还是一头及腰的秀发,相比于高中时代的长首发,多了点波浪弧度。
在阳光的照耀下,发色带着些亮眼的棕色,显得比之前成熟妩媚,带着将熟未熟的女性气息。
徐安泽小心翼翼地寒暄,“什么时候回来的?”
许久不见带来的生疏感横亘在他们的中间。
兰翎安笑然,“前几天刚回来。”
徐安泽瞥见她葱白的手指扯着包包带子,紧张的小动作映入眼帘。
徐安泽找话题道,“今天是学校周年庆,你要不要一起入席参加典礼?”
校园周围横幅、彩旗高挂,校歌洋溢,就算他不说,这个氛围也很明显。
只是自己很久没有回国,加之断了与国内师友的联系,今日前来时竟不记得是学校周年庆的好日子。
原来,曾经想着一辈子都不会被遗忘的事情,慢慢还是会被蒙上岁月的尘埃,遗落在记忆的角落。
那。。我们,我和他,之间呢?
应该也都被遗忘了吧?
兰翎安知道自己身肩重负,此次回国探亲只是临时决定,很快又要离开。
她不想重蹈覆辙,徒然增添烦恼。
思及此,兰翎安轻轻摇头道,“不了,我还有事。”
能有什么事呢,她很快就要举目无亲了,不过是婉拒的借口罢了。
徐安泽猜到兰翎安会拒绝,但是从她口中听到这样轻飘飘的答复,心里一紧。
她离开这么多年,就没有一句解释么?
现在又急着离开,他徐安泽在她心里算什么?
徐安泽冷眼,少了刚刚见到兰翎安时的热切,“杨老师也在里面,这么多年未见,你总该看望看望他老人家吧?”
听到杨老师的名字,兰翎安犹豫了。
当初她家里突然变故,兰翎安从家人的掌上明珠跌落谷底,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小狗,寒暑假时,学校的同学都满心欢喜地回家团圆,只有她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埋头苦读。
记得高二寒假的某一天,校园外面传来阵阵鞭炮声 喜庆的新春歌曲,仿佛刻意提醒兰翎安她是被人遗忘的小孩,在教室里挑灯复习英语的她只能尽量读得大声再大声,试图去抵抗内心的无尽失落。
也就是在那一天,杨老师来到学校带兰翎安到她家里一起包饺子。
她才知道,原来己经是除夕。
是杨老师,在她被世界遗弃的绝望时刻,给予了她温暖,鼓励她好好读书学习。
十年前出国后,兰翎安刻意断了与国内的联络,其中包括杨老师。
但是杨老师对她的鼓励与关怀仍是她在异国他乡努力活下来的动力之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