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贫穷的烙印在华夏大地的偏远一隅,隐匿着一个清平村,它仿佛被时代的列车无情抛下,成了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贫穷与落后如同两张紧密交织的大网,将这里层层笼罩,而林晓,就出生在这片被命运扼住咽喉的土地上,她的童年,从一开始便被深深打上了贫穷的沉重烙印。
村子唯一的主干道,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泥巴路,犹如一条被抽去脊梁的长蛇,毫无生气地横卧在村子中间。
晴天时,过往车辆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像是给整个村子蒙上了一层灰暗的面纱,让村民们苦不堪言;而一旦迎来下雨天,这条路就彻底沦为了噩梦的深渊。
雨水毫无节制地冲刷着路面,使得泥土变得异常松软,一脚踩下去,鞋子便会瞬间陷入深深的泥坑,仿佛大地伸出无数只冰冷黏腻的手,要将人狠狠拽进无尽的黑暗深渊。
每挪动一步,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双腿像是被灌了铅一般沉重,稍不留意,就会整个人失去平衡,狼狈地摔个狗啃泥。
林晓在这条路上摔倒过无数次,膝盖和手掌擦破了皮,鲜血混着泥水,钻心的疼痛让她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首打转。
可她心里清楚,哭是懦弱的表现,根本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于是她咬着牙,强忍着疼痛,倔强地爬起来,又继续一步一步艰难前行。
林晓家的房子,在村子里堪称最破旧的几间之一,宛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岁月的侵蚀下摇摇欲坠。
墙壁斑驳陆离,脱落的墙皮就像一片片凋零的花瓣,见证着时光的无情与沧桑;又像是被岁月无情抽打过的伤痕,触目惊心。
屋顶更是千疮百孔,每逢下雨天,雨滴就会毫不留情地从缝隙中钻进来,屋内不得不摆满了大大小小接雨水的盆盆罐罐。
滴答滴答的滴水声,在寂静的屋子里被无限放大,每一声都重重地敲击在林晓的心上,仿佛是生活奏响的一曲又一曲无奈的悲歌。
夜晚,林晓躺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木床上,窗外的风雨声、屋内的滴水声以及木床发出的微弱呻吟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首让她难以入眠的“交响曲”。
她望着破旧不堪的屋顶,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渴望,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同被压抑在黑暗中的火苗,虽微弱却顽强地跳动着。
父母是这片土地上最勤劳、最朴实的人,每日天还未破晓,黑暗还未完全褪去,他们就扛起那把破旧的锄头,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田间。
在那片黄土地上,他们弯下身子,用粗糙的双手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满心期待着能迎来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们,老天爷就像一个冷酷无情的看客,时不时降下灾难。
旱灾来临时,土地干裂,一道道裂痕就像大地张开的血盆大口,庄稼在干裂的土地中挣扎求生,最终颗粒无收;虫灾肆虐时,密密麻麻的虫子如潮水般涌来,疯狂啃食着庄稼,将他们一整年的心血瞬间化为乌有。
一年到头,即便他们付出了所有的努力,收获的也仅仅是微薄的收入,这些钱仅仅够维持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开销,一家人常常为了节省开支,节衣缩食,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林晓从小就乖巧懂事,看着父母每日为生活奔波劳累,她的心中满是心疼与不忍,总是主动承担起家里的家务。
每天放学后,她顾不上休息片刻,就匆匆赶回家,扫地、洗碗、洗衣服,每一项家务她都做得认真细致。
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更是她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她会耐心地给爷爷奶奶捶背,听他们讲述那些古老而又重复的故事,还会变着法子逗他们开心。
农忙时节,她也会毫不犹豫地跟着父母去田里干活。
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下,她小小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汗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不停地从她的额头滚落,浸湿了她那洗得发白的衣衫,她的皮肤也被晒得黝黑发亮。
可她从未有过一句抱怨,她深知,这就是生活给予她的考验,她必须要坚强地面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这个贫困的家庭分担一份压力,才能让父母的脸上多一丝欣慰的笑容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