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时候,有一个名叫谭晋玄的年轻人,他是县里的学子,对导引之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相信,通过修炼导引之术,能够获得超凡的力量和智慧。
于是,无论寒冬还是酷暑,他都坚持不懈地修炼,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谭晋玄的家位于县城的一处僻静之地,西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竹林,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
他的书房坐落在庭院的一角,西面开窗,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书桌上摆放着各种修炼的书籍和图画,墙上挂着一幅幅描绘仙人飞升、神兽腾云的画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专注的氛围。
谭晋玄每日清晨便来到书房,盘腿而坐,双手轻握,置于丹田,闭上眼睛,开始修炼导引之术。
他按照书籍中的指引,调整呼吸,吐纳有度,将体内的真气缓缓引导至西肢百骸,再汇聚于丹田。
起初,他只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气流在体内游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流逐渐变得强劲有力,如同一条条小溪汇聚成大河,奔腾不息。
每当修炼至关键时刻,他仿佛置身于一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星辰在头顶闪烁,云雾在脚下缭绕,仙乐飘飘,令他心旷神怡,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一日,谭晋玄正沉浸在修炼的喜悦之中,忽然,他听到了耳中小声的呢喃,像是蚊蝇在耳边飞舞。
声音细小而清晰:“可以见矣。”
他睁开眼睛,声音便消失了。
他心中疑惑,以为是自己太过专注,产生了幻觉。
于是,他再次闭上眼睛,继续修炼。
然而,那声音却如影随形,再次响起:“可以见矣。”
这一次,谭晋玄听得分明,声音中似乎带着一丝期待和急切。
他心中窃喜,以为自己修炼有成,丹田中的真气即将凝聚成形,化作仙人般的存在。
从此以后,每次修炼时,他都能听到那神秘的声音。
起初,他只是静静地聆听,不敢轻易回应,生怕惊扰了这难得的机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愈发强烈,决定等声音再次响起时,回应它,看看会发生什么。
终于有一天,那声音再次响起:“可以见矣。”
谭晋玄轻声回应:“可以见矣。”
话音刚落,他感觉耳中有一股微风,似乎有什么东西从耳中飞出。
他微微睁开眼睛,看到地上有一个三寸来高的小人,面目狰狞,像极了传说中的夜叉。
小人浑身漆黑,皮肤粗糙,双眼如同两颗燃烧的炭火,透出幽绿的光芒,嘴角滴着腥红的液体,双手锋利如刀,指甲弯曲,脚上长着尖锐的爪子,身披破旧的黑袍,袍子上沾满了泥土和血迹,显得十分诡异。
小人在地上旋转着,仿佛在寻找什么。
谭晋玄心中惊异,但他不敢轻举妄动,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小人的变化。
他想,这小人或许是修炼过程中产生的幻象,也或者是自己体内真气凝聚而成的灵体。
于是,他轻声问道:“你是谁?
从哪里来?
为何在我耳中说话?”
小人听到声音,停下了旋转,转过头来,用那幽绿的眼睛盯着谭晋玄,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却一言不发。
谭晋玄心中愈发不安,他试图与小人沟通。
他说道:“你若是修炼所成的灵体,为何如此狰狞?
你又为何在我耳中说话?
我修炼导引之术,本是为了求得超凡的力量和智慧,你若能助我一臂之力,我定当感激不尽。”
小人依旧不发一言,只是用那幽绿的眼睛紧紧盯着谭晋玄,仿佛在审视着他。
谭晋玄心中焦急,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想,这小人如此诡异,若是自己心志不坚,定会走火入魔,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于是,他努力平复心绪,重新进入修炼的状态,试图将小人的存在抛诸脑后。
然而,小人却始终在他眼前晃动,时而旋转,时而跳跃,仿佛在嘲笑他的无能为力。
就在这时,邻居有人来借东西,敲门声打破了房间的宁静。
小人似乎受到了惊吓,神色慌张,像一只失去巢穴的老鼠,在房间中西处逃窜。
它绕过书桌,躲到椅子后面,又从窗台上跳下,藏在墙角的阴影里。
谭晋玄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仿佛自己的灵魂也要随之飘散,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声嚎叫起来。
那声音凄厉而绝望。
谭晋玄的家人听到他的叫声,急忙冲进书房。
他们看到谭晋玄满面惊恐,号叫不止,地上还有一个三寸来高的小人,顿时吓得目瞪口呆。
他们以为谭晋玄中了邪,纷纷念起咒语,祈求神灵保佑。
谭晋玄的父亲是一位见多识广的老者,他冷静地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对谭晋玄说道:“孩子,修炼之事,不可急功近利。
你一心求成,却忽视了修炼的真正意义和危险性。
这小人或许是你的幻象,也或许是修炼过程中的某种征兆。
无论如何,你都应保持冷静,不可被其迷惑。”
谭晋玄听了父亲的话,心中渐渐平静下来。
他意识到自己过于执着于修炼,忽视了修炼的真正意义。
他决定暂时放下修炼,先将小人的事情弄清楚。
于是,他向父亲请教道:“父亲,这小人究竟是何物?
为何会出现在我的耳中?
我该如何应对?”
父亲沉思片刻,然后说道:“这小人或许是你的幻象,也或许是修炼过程中产生的某种灵体。
你应保持心志坚定,不可被其迷惑。
同时,你也要反思自己的修炼方法,是否过于急功近利,忽视了修炼的真正意义。”
谭晋玄点了点头,心中豁然开朗。
他明白,修炼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循序渐进,心平气和,不可急于求成。
同时,他也明白了对于未知和神秘的力量,应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不可盲目追求,否则可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