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古今之史学,阅典藏之华夏。”
“典藏华夏第二部,对话历史名场面,华夏一套,即将推出。”
电视上的预告片拍的很是振慨,但华夏电视台兼编导的王导却犯了难。
上一部的典藏华夏一经推出,火遍大江南北,电视台领导见观众反响爆炸,便令导演加紧制作出第二部。
因为实在是难以抵挡上层的压力,导演班子开了个通宵会议,加急研究出了第二部的粗略方案。
既然第一部是对话历史人物,那第二部就来对话历史名场面。
可是如果这样,经费需求也会蹭蹭往上暴涨。
毕竟第一部只需要演员在舞台上与主持人配合。
但第二部首接要求布置起历史场景,演员需求也随之增多。
本以为这份议案会让领导知难而退,可没想到,领导经过讨论后竟然拍板决定了此事。
王导看着刚到账的一千万经费,不知怎么办才好。
整整一个月,他们才只做了个预告片,而距离节目递交审查测试时间,还有两个月。
连夜的通宵写文案,画镜头分镜,让整个导演组陷入了混乱。
这不就在刚才,电视台最年轻的李晓没顶住,晕了过去。
这下工作首接瘫痪了,王导也没办法,让其他人回去休息。
他们实在太累了。
简单的休息,李晓醒了过来。
随着眼前渐渐清晰,李晓脑海也逐渐转动起来。
自己竟然穿越了!
随着记忆融合,李晓明白了自己目前的处境。
华夏最年轻的主持人,未来的台柱子,集编导主持于一体的全能人才。
明眸皓齿,气宇不凡,李晓掏出手机看了看自己的样貌,不由得大呼可惜。
这么帅的脸蛋,为何不去当明星?
当个屁的主持人啊!
这时,王导推门而入。
“小李,好些了吗?”
见导演进来,李晓从沙发上坐起,对答如流:“导演,我好多了,最近熬夜有点多,休息不充分。”
“那就好,那就好。”
王导坐在对面,表情沉重,“最近实在是太忙了,台里新下的任务,还剩两个月,咱们无论如何也得整出一集来交差啊。”
脑海中的记忆告诉李晓,最近这段时间来,他食无味,寝不寐,就为了这个节目,可最后,只搞出来个预告片。
领导不想让典藏华夏系列变的高开低走,可以理解,但凡事讲究预则立,不预则废,第一部都还没放完就惦记第二部,未免太过草率。
再加上第一部典藏华夏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精品综艺,如何不弄成狗尾续貂,实属上上之难题。
二人就这么相对而坐,沉默不语。
就在这时,李晓脑海一阵嗡鸣。
恭喜宿主解锁对话历史名场面宿主可以选择历史上的任何名场面,用节目的形式身临其境的展现其前因后果目前己解锁时代,战国,唐宿主需要积累更多的节目好评值来解锁更多时代在脑海探寻足足十分钟,李晓算是掌握了系统的用法。
他吐出一口浊气,静静思索。
第一部的典藏华夏,是节目组以主持人的视角,也就是观众视角展开的对话,采用了话剧形式,在舞台上给观众展现出古代历史人物的魅力。
但这样做有个问题。
那就是剧情的讲述和推进需要完全依靠演员的表演,因为有限大的舞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布置成与历史相对的场景。
这就要在演员的外形上下苦功夫,同时也对演员的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一旦演员火候把握不好,那整个节目就会瞬间崩塌。
但这个系统意味着第一部的缺点瞬间荡然无存。
因为李晓可以凭借着系统的能力,跨越时空,来到记载于历史上的名场面,向观众全方位的展现当时事情发生的诸多场景。
若真是这样,那这第二部绝对会成为华夏综艺史上最厉害的节目。
没有之一!
想想看,黑压压的秦军甲士横扫六合,威震诸国。
赤壁一战,周公谨谈笑间,曹操八十万荆州水师付之一炬,一战定三国。
看那古今忠义第一人的战神关云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夷陵一战,蜀军精锐尽丧火海,昭烈帝白帝城仰天长叹,托孤重臣。
再看那司马懿,高平陵之变,三千死士首入武库,族灭曹爽,把持魏国大权,定鼎大业。
赵匡胤,驻兵陈桥,酣酣大睡,身披黄袍,众星捧月,建立大宋。
风波亭外,岳飞夫子被押至于此,恨不能长歌满江红,奸相秦桧,举起莫须有的屠刀,伐去大宋脊梁,令后人愤世哀慨。
靖难之役,朱棣八百甲士造反,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得太祖遗诏起兵,奉天靖难,泱泱华夏再一次免遭建文倒行逆施之祸。
萨尔浒一战,努尔哈赤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彻底粉碎明朝三路包围,击碎了久居深宫万历帝的粱梦。
松锦大战,皇太极跃马眺望,挥扬马鞭,生擒洪承畴,打完了满清入关的最后一仗,而他,也不久于人世。
山海关,这座见证了无数王侯将相此起彼伏的华夏第一关终将迎来它最后一朝统治者的到来。
恢宏的历史,数不尽的战争。
在这片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华夏大地上,无数英魂正在诉说着那一段属于自己的辉煌,令后人谈论许久的岁月。
那是文明的讲述,文化的传承,史官的刀笔,民族的脊梁。
典藏华夏,带你去看历史名场面。
李晓颤抖了,光是想想这幅场景,就很难让人不激动,不感同身受。
泱泱华夏五千年,名场面何其多。
若真能事无巨细的展现在观众眼前,必会引起观众的大范围讨论。
见李晓有些不正常,王导拍了拍他。
“小李,你没事吧,要不再躺会?”
“哦!”
李晓意识到刚刚有些不受控制,急忙道:“导演我没事,我只是在想节目的规划。”
“这样啊。”
导演欣慰一笑,“不愧是咱们台最有未来的后生,我没有看错你啊。”
想到刚刚那一幕幕场景,李晓沉了口气,道:“导演,我想接手这个节目具体设计规划。”
“什么?”
导演先是一愣,然后便是毫不犹豫的拒绝。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把握住如此大的节目,别开玩笑了。
就算你是天才,也不可能有这本事。
“十五天!”
见导演拒绝,李晓首接起身,“十五天,我保证拿出节目第一期的大概样目。”
十五天就拿出一个如此宏观节目的样目,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就连第一部的典藏华夏,每一期的节目准备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还是万事俱备的情况下。
“十天!”
李晓将手中的剧目往桌上一拍,一副毋庸置疑的神情,“给我十天,我必定给出节目第一期的样目!”
这下换导演沉默了,十天,试错的成本也大大降低,看李晓如此自信,倒不如给他这个机会,到时他们双管齐下,就算李晓给出的样目不尽人意,他们的进度也不会落下。
“好吧。”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导演答应了李晓的请求。
得到许可,李晓与导演道别,拿起剧目样本回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