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骨的寒风在冬夜呼啸,昏黄的路灯光线投射在街道上,孤零零地拉长了李天宇的影子。
他拎着一个破旧的购物袋,里面是从菜市场买来的几颗白菜和半斤最便宜的猪肉。
这样的日子,他己经过了三年。
李天宇走进他租住的廉价单间,这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是他在这个城市唯一的容身之处。
屋内陈设简单到令人心酸:一张靠墙的单人床,一张油迹斑驳的小桌子,一台二手的电饭锅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墙角堆满了废旧的书本和几件廉价衣物,寒风从破损的窗户缝隙中灌入,冻得他瑟瑟发抖。
李天宇看着墙上的日历,上面用红笔圈出了一天:“房租最后期限。”
他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细数了几遍,总共不到三百块,连下个月的房租都不够支付。
他的生活陷入了一片灰暗,没有光亮,也没有希望。
李天宇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父亲李长河是建筑工地上的一名普通工人,母亲张秀兰则是家庭主妇,偶尔帮人洗衣服赚些零用钱。
虽然家庭贫困,但小时候的天宇却是全家人最大的希望。
“天宇啊,好好读书,咱家能不能翻身,就看你了。”
这是父亲最常对他说的一句话。
父亲的双手布满厚厚的老茧,长期的体力劳动让他落下了腰疼的毛病,但他从未抱怨过。
他总是天没亮就出门,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一边抽着五块钱一包的廉价香烟,一边乐呵呵地看着李天宇做作业。
母亲张秀兰则是家庭的“管家”,每天起早贪黑张罗一家人的饭菜和家务。
家中虽然贫困,但父母总是尽全力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李天宇和他的弟弟。
然而,这一切在李天宇初中时戛然而止。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父亲在工地干活时不幸从高空坠落,虽然命保住了,却从此瘫痪在床。
家里的经济来源一下子断了,母亲不得不同时兼几份零工,一边伺候瘫痪的丈夫,一边供两个孩子上学。
“秀兰,咱不行就让天宇辍学吧,这书哪能养家啊……”父亲愧疚地提议。
“不行!
咱再穷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业。”
母亲用疲惫的双眼瞪了丈夫一眼,语气却充满了坚定。
正是这份坚持,让李天宇勉强读完了高中。
然而,他的高考成绩并不突出,最终考上一所普通大学。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选择在大学期间勤工俭学,每天白天上课,晚上送外卖。
尽管如此,他仍然无法摆脱生活的拮据。
大学是李天宇最接近梦想的一段时光。
尽管生活拮据,但他努力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也因此结识了同班同学顾依然。
顾依然是一个温柔而开朗的女孩,家境优越,性格独立。
她是校文学社的社长,热衷于各种课外活动,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李天宇在一次校内活动中认识了她,那天,他因帮忙搬桌椅累得满头大汗,却意外赢得了顾依然的一句“谢谢你”。
顾依然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让李天宇深深地记住了她。
从那之后,两人开始有了更多的接触,顾依然会主动找他借书,偶尔还会邀请他一起参加活动。
对李天宇来说,顾依然是他灰暗生活中的一束阳光,让他第一次对未来有了些许憧憬。
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李天宇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
然而,毕业后的现实却无情地击碎了这一切。
顾依然的父母希望她去国外深造,而李天宇却在为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发愁。
他们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
一次争吵中,顾依然对他说:“天宇,我是真的很喜欢你,但我不能把自己的一生赌在你的不确定上。”
这句话像一把刀,狠狠地刺进了李天宇的心里。
那天,顾依然离开了他,带着她的行李和留学的机票。
他们的感情,终究输给了现实。
毕业后的李天宇回到了家乡,本以为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工作改善家中的状况,然而现实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
他找了一份销售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地跑业务,却始终收入微薄。
家中的情况也没有好转,母亲的身体渐渐被繁重的劳作压垮,而父亲则长期郁郁寡欢。
弟弟李小明高考失利后,开始混迹于县城的一些社会青年中,渐渐与家人疏远。
“你看看你这个大学生,还不是没本事!
咱家供你上学有什么用?”
母亲的一句抱怨让李天宇无言以对。
他想帮忙分担,却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任何事情。
回到城里后,他试图联系大学时期的朋友,但那些曾经无话不谈的好友,如今都忙于自己的生活,甚至连一通电话都显得敷衍。
一个深夜,李天宇坐在破旧的小屋里,面前是一碗清汤寡水的面条。
他的眼睛死死盯着电脑屏幕,上面是招聘网站的页面,但他己经刷了一个多小时,仍然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为什么,为什么我就不能有一个翻身的机会?”
他握紧拳头,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
生活的重压让他一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就在这时,他无意中看到了网上的一篇文章,标题是:《从5000元起步到亿万富翁:一个普通人的逆袭之路》。
“或许……这就是我的机会?”
李天宇心中涌起一丝微弱的希望。
他决定不再等待,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出路,哪怕失败,他也不想再活得如此卑微。
他将那篇文章打印出来,贴在墙上。
那一天,李天宇的心中,第一次燃起了改变命运的渴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