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的烟雨朦胧中,马文才第一次见到了祝英台。
那时正值暮春时节,尼山书院的青砖灰瓦被细雨洗得格外干净,院中的桃树开满了粉白的花朵,微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场温柔的花雨。
马文才本是富家子弟,却因酷爱读书而选择了寄居于尼山书院。
他性情潇洒,才华横溢,虽出身显贵,但从不摆架子。
这一日,他正坐在廊下翻阅一本《诗经》,耳畔传来清脆的鸟鸣声和远处书童们的朗朗读书声。
忽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抬头间,一个身着素雅长裙、头戴玉簪的少女缓步而来,她眉目如画,肌肤胜雪,仿佛从画卷中走出来的仙子一般。
“这位兄台,请问可否借路?”
女子的声音宛若银铃,带着几分羞涩与礼貌。
马文才愣了一下,随即起身让道,并微微一揖:“原来是佳人驾临,在下失礼了。”
女子微微颔首,目光略带好奇地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然后轻声道谢后便准备离去。
然而,就在转身的那一瞬间,她的目光与马文才相遇,那一刹那,仿佛时间都停滞了。
马文才的心跳猛然加快,他从未见过如此灵动又端庄的女子,那双眼睛清澈如湖水,似乎能看透人心。
“敢问姑娘尊姓大名?”
马文才忍不住脱口而出。
女子闻言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嘴角浮现出一抹浅笑:“小女子姓祝,名英台,特来此地求学。”
马文才听罢心中一震——原来她是祝家的女儿!
传闻祝家有一位聪慧绝伦的千金,但谁也没想到她会亲自来到尼山书院学习。
马文才顿时觉得热血沸腾,他一向自诩才高八斗,如今遇见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怎能不动心?
“祝小姐既然有志于学问,何不与在下一同探讨?
或许还能互相切磋。”
马文才试探性地说道。
祝英台稍作思索,点头应允。
于是,两人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并肩而行,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交谈起来。
祝英台谈吐优雅,见解独到,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天文地理,皆能娓娓道来。
马文才听得入迷,不禁暗自赞叹:世间竟有这般出色的女子!
而祝英台也对马文才的博学多才感到钦佩,两人越聊越投机,仿佛早已相识多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