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转学风波春寒料峭的午后,教室窗外的梧桐树在风中沙沙作响,枝桠上零星挂着几片枯叶,像是被季节遗弃的信笺。
于子轩站在高二(3)班门口,攥着书包肩带的手指微微发白,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搬货时蹭上的灰渍。
班主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大家安静,这是新转来的于子轩同学。”
教室里响起零落的掌声,夹杂着几声意味不明的咳嗽。
最后一排靠窗的空位是他的归宿——桌角歪斜,椅背上用马克笔涂鸦着一只狰狞的骷髅头。
他低着头快步走过去,校服袖口磨得泛白,衣领下隐约露出一截洗褪色的T恤。
前排几个女生交换眼神,窃窃私语像细密的蛛网在空气中蔓延:“听说他爸在工地出事了?”
“难怪突然转学……”“嘘,他看过来了!”
张婉莹的笔尖在草稿纸上顿住,洇出一团墨迹。
她隔着三排座位,看见少年蜷缩的背影像一张绷紧的弓。
班主任点名让她“多帮帮新同学”时,她下意识将草稿纸上的“别输”二字涂成黑团,仿佛这样就能抹去母亲化疗单上刺眼的“自费药”字样。
教室后墙的挂钟滴答作响,于子轩的视线扫过黑板报上鲜艳的“冲刺985”标语。
那些粉笔字像一把把刀,将他与这里格格不入的底色剖开。
两个月前,他还在县城高中的露天操场背书,父亲粗糙的手掌拍在他肩上:“咱家就指望你跳出工地了。”
而现在,那只手再也抬不起来——钢筋贯穿腰椎的瞬间,也砸碎了所有关于“未来”的幻想。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包夹层。
那里藏着一张皱巴巴的工地安全协议,甲方签名处是父亲歪歪扭扭的“于建国”,而乙方公司公章旁印着冰冷的“免责条款”。
放学铃声刚响,前排的体育委员周浩故意撞翻他的课桌。
“不好意思啊,”对方咧嘴笑,球鞋碾过散落的笔记本,“乡巴佬东西就是多。”
于子轩蹲下身捡书,听见周浩压低声音:“装什么哑巴?
你爸不是挺能喊的吗?
听说出事那天叫得整条街都听见了——”张婉莹抱着作业本站在教室后门。
她看见少年捡书的动作突然停滞,指节因用力而泛青,但最终只是沉默地将笔记本塞回书包。
周浩无趣地咂咂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