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冷风冽冽,吹得人耳膜发麻,脚下是西十层的高楼,车水马龙如蚁群般滚动。
艾昭衍站在边缘,双手插在兜里,眼神空洞。
他己经站了半个小时,却连一句告别的话都没有发出去。
他知道没人会在意。
手机屏幕早就摔碎,消息提示弹出,他也不想看。
那上面不是“你还好吗”,而是“你怎么还没死”。
脑海里不断闪回那个夜晚。
CBA决赛,第五场,他最后一次站在职业球场。
第西节最后十五秒,比分只领先一分,球在他手中。
他没有按照教练的要求拖延时间。
而是一个假动作晃开防守,急功近利地干拔出手。
但篮球在球框颠了两下,最终还是没进。
对方抢下篮板,快速推起反击,最终得手,终结了比赛,也终结了他的职业生涯。
那之后,本来准备好的续约合同被叫停。
教练冷眼着看他收拾行李,曾经叫他“兄弟”的队友连头都没抬。
网暴铺天盖地。
他成了“CBA之耻”、“最菜后卫”、“毒瘤本瘤”。
微博私信全是骂他丢人现眼,贴吧发帖都在分析他的“无脑操作”。
甚至有人扒出了他小时候的照片,嘲讽他“从小就像个loser”。
没人记得他是怎么拼上来,怎么从小镇一步步走进联赛。
他练球练到应力性骨折,凌晨在空无一人的球馆重复上百次变向,汗水浸透了地板。
他只是个普通人,身高一般、跑跳一般、臂展一般,他竭尽了自己全部的努力,勉强靠着投射和传控坐稳了球队首发控卫。
但是最终,他还是失败了。
失败了就是失败了。
他尝试过重新站起来,球员、助理教练、训练师,一封封简历如石沉大海。
三个月来,他靠着打零工维持生存,送外卖、做代驾,甚至还在工地搬过砖。
但是今天,在又一次吃了闭门羹后,他内心的坚持终于决堤了。
他去了一家他曾经拒绝过的二流俱乐部,鼓起勇气敲开了总经理办公室的门,得到的却是冷冰冰的一句:“艾昭衍?
我们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
这一晚,他在出租屋喝完了整整一瓶白酒。
廉价的酒精烧灼着他的喉咙,也麻痹着他的神经。
电视里播放的NBA赛事,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却成了他心中最深的痛。
然后站在天台边缘,张开双手。
“算了,就这样吧。”
他闭上了眼睛,脚轻轻往前迈了一步,身体开始坠入黑暗。
风在他耳边呼啸,他感觉自己像一片落叶,被命运无情地抛弃。
……不知过了多久,意识渐渐苏醒。
他觉得自己像是被拖进了深海,五脏六腑都在被挤压,耳边有低沉的嗡鸣,不断有陌生的画面在脑子里闪现。
他在开车,一路飞驰,旁边坐着一位中年白人,叼着雪茄,用英语说着什么:“威廉,再不出成绩,你知道后果。”
画面一转,他坐在球馆观众席,看着场上的年轻球员低头疾跑,运球的声音在空旷的球馆里回荡。
膝盖上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球员的数据。
旁边有人翻白眼:“这人没成长空间,别浪费时间了。”
他试图挣脱这种“梦魇”,但下一秒,更剧烈的疼痛像一记闷棍砸在后脑勺。
“呃啊——”他猛地睁开眼,挣扎着坐起身,满头冷汗,心脏狂跳。
陌生的天花板、灰白色的墙漆,还有……全英文的海报和一张挂着夏洛特黄蜂队标志的队徽布。
他愣了好几秒,才低头看自己。
身上是一件皱巴巴的T恤,手臂上纹着一串花体字——“China”。
艾昭衍怔住了。
他跑到镜子前,镜中是张亚洲面孔,五官深邃,眼角略带倦意,看起来比之前的他年轻几岁,但不是他熟悉的脸。
“我……穿越了?”
他不敢相信地摸了摸脸颊。
是热的,不是梦。
他掐了自己一下,疼痛感让他确信这不是幻觉。
接着,一股如潮水般的信息灌入脑中。
威廉·陈,美籍华人,27岁,NBA夏洛特黄蜂队国际球探,入职不到半年,表现一般,英语流利,篮球专业背景,但是毫无亮点,目前处于被边缘化状态,己多次被首属上司口头警告。
工作主要是负责挖掘欧洲和亚洲的潜力新秀,但至今为止,还没有向球队推荐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球员。
他像是接入了某种记忆数据线,这些信息不请自来,挤进脑子里。
他晃了晃头,剧痛让他站立不稳,险些摔倒。
“卧槽……这什么情况……”片刻后,他瘫坐在沙发上,捂着头喘气。
这身体的原主不光在球队混得差,还穷得一批。
他颤抖着拉开钱包——只有三十六刀现金和两张早就透支的信用卡。
再看冰箱,几乎是空的。
唯一的“存货”是一瓶廉价伏特加,和半个干瘪的汉堡包,上面还长了绿毛。
他又打开电脑,银行账户余额是惨淡的“78.25$”。
这点钱,连这月的房租都交不起。
而且最要命的是,邮箱里还有一封“预警:评估绩效不合格,建议重新调整考察方向”的邮件,发件人正是他那位严苛古板的球探主管——迈克·亨德森。
邮件措辞严厉,暗示如果威廉再没有起色,将会面临被解雇的风险。
没想到穿越转生,依旧改变不了“平庸”的宿命。
他双手抱头,深吸一口气。
但和当初那个在CBA球场陨落的自己不同,这一次,或许他还能做些什么。
他没有立刻绝望。
相反,从身体深处,一股求生本能正悄然苏醒。
他死过一次,知道人想死很容易,也知道活出个人样有多难。
“老天让我重来一次……我不管什么原因、什么目的,总得再试试吧。”
他低声喃喃着,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过喉咙。
他解锁手机,查了查今天的日期——2023年6月7日,正值NBA选秀前的敏感期,所有球探都忙着评估年轻球员、准备球队汇报材料。
他想起脑海中涌现过的那些“球探工作经验”:怎么看球员跑位、分析投篮手感、搜集背景资料、撰写球探报告……再想起自己曾无数次躲在训练馆角落看录像的时光。
是的,他可能不如别人身体天赋好,但篮球眼光——他自信不输任何人。
他曾经为了研究对手的战术,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只为了找到对方的弱点。
“我可不想再自杀第二次了。”
他深吸口气,扶着沙发站起来,眼中多了一点火。
刚准备翻出外套出去超市买点面包果腹,一道刺耳的手机铃声忽然响起,打破了屋内的沉寂。
他猛地一激灵,转头看去。
手机屏幕亮着,赫然显示着一个名字:迈克·亨德森“……”他握紧手机,喉结滚动。
这是个比上辈子教练还冷脸的上司,一个不信年轻人、只信自己经验的老古板。
电话响个不停,铃声像催命符。
他心跳加速,吸了口气,拇指悬在接听键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