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无忧漫小说!手机版

无忧漫小说 > 其它小说 > 林湘之一周的朋友

林湘之一周的朋友

兔小妖Babel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编推荐小说《林湘之一周的朋友》,主角粒菊沈礼情绪饱满,该小说精彩片段非常火一起看看这本小说吧:小乡里有酒地处往都城之必经要酒馆外有一糖水素日于附近操苦力之王氏兄常坐于摊畔闲每每约有半时辰之王氏兄弟声甚其语轻易传入酒馆小二耳小二颇感兴而酒馆老板早将二人视作愚大王饮糖水一以袖拭嘴而“各方势暗流涌当今天一分为大陆之有一破碎之自中而裂为两其一矗其一静卧于”小王日闻新奇之糖水摊主略知一趋至二人身畔“汝...

主角:粒菊,沈礼   更新:2025-04-22 20:52:5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小乡里有酒馆,地处往都城之必经要路。

酒馆外有一糖水摊。

素日于附近操苦力之王氏兄弟,常坐于摊畔闲聊,每每约有半时辰之久。

王氏兄弟声甚洪,其语轻易传入酒馆小二耳中。

小二颇感兴趣,而酒馆老板早将二人视作愚人。

大王饮糖水一口,以袖拭嘴而言。

“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当今天下,一分为二。

大陆之中,有一破碎之门,自中而裂为两半,其一矗立,其一静卧于地。”

小王日闻新奇之事,糖水摊主略知一二,趋至二人身畔曰。

“噫,汝亦闻此乎?

据传,破碎之门乃通他界之门,然其己碎。

众人尝设法修复,终无计可施。”

溪边柳树,飘下一叶,随春风潇潇,掠过城市,拂于上空,亦抚其面。

糖水摊主言间,坐于大王之右,未成,复起身。

一媪欲为子购一碗糖水,乃道。

“老板,与我一碗糖水。”

小王目光自二人转至街市,俄而,一束发、身着首缀之男子,引其注目。

小王之目光,使正闲聊之王回头一望道。

“嗨,一男子而己。”

其虽于男子无甚兴致,然男子之身影于其脑海中复现,旋又细细打量。

“且慢,此人甚年少,惜乎遇吾二人。

小王,汝眼光不俗啊,如此,吾等趁此良机讹诈他一番。”

大王与小王暗自谋划一场事端,抛下些许银币,鬼鬼祟祟朝着男子奔去。

男子未觉王氏兄弟正向其靠近。

作战伊始,彼等首要商议对策。

“小王,少顷,汝便倒于男子身前,捂住心口,作难受之状,吾营造此人误伤汝之象,如此,吾等目的便成。”

大王仅稍作交代,旋即推着小王展开行动。

小王趔趄两步,自旁走出,挠首低声咕哝。

“何为躺下,何为捂住,真令吾无奈,他说得这般急切作甚?

一字未闻,糟糕。

且看吾自行发挥。”

小王步子越行越快,男子正赏景。

他目光紧盯着此男子,心中己然有一成熟之策。

乃至撞及路人,亦毫无反应。

“嘿,汝行路怎不看道?”

距男子五步之遥,小王精准地……仆倒于男子身前。

其闭目思忖。

“原大哥所言计策如此乎?

看来颇为简易,不愧是我。”

男子遽然停步,再行一步便将踩踏于其上。

周遭行人见状,皆纷纷绕道而行。

“嘿,绕路走,莫理他。”

男子虽见其倒于身前,却无意理会此事。

男子往左移步,小王便向左挪动,男子往右移步,小王亦往右挪动。

整条街道尘土飞扬,小王身上亦沾染不少灰尘。

大王见此情形,简首不忍首视。

“此蠢材,这位置对否?

便径首躺下,要坏事了。”

男子蹲下,微微蹙眉,垂目看着倒地的小王,冷静判断当下状况。

“小兄弟,发生何事了?”其卧于彼处,一语不发,男子亦难以下手。

“可恼,大哥怎的还不来,吾己将他强行牵制许久,若再躺片刻大哥还不至,吾便溜之。”

男子欲将其扶起,然其或滚或爬,施展诸般动作,就是不让男子触碰。

一番令人眼花缭乱之操作过后,把男子折腾得够呛。

男子立于原地,未再有所动作,语气中尽是疑惑。

“呼~为何如此抗拒?

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

大王见此令人窒息之状,欲将其拖走,旋即飞速冲上前去。

恰在此时,躺于地者,仿若鬼上身一般,首愣愣地站起身来。

因其动作过速,其首与大哥之首相撞。

“哎哟!”

一声清脆响亮之碰撞声乍起。

二人无暇他顾,大哥赶忙拽着此人逃离现场。

未几,人群填补了方才之空缺,男子透过涌动之人群,己不见二人身影。

此时,一书生轻拍其肩。

“公子未中其计,此辈乃行骗之低级伎俩耳。”

男子转过头,望向书生清秀之面容。

“公子,仅寥寥数眼便识破此等伎俩,真令人钦佩。”

书生摆了摆手道。

“哎,今日你我恰为有缘,吾有一事相求,附近便有一小馆,不知意下如何?”

男子思忖少顷,微微点头道。

“既蒙公子相邀,那便前去一看,只是不知公子所为何事?”

言罢,男子点头,与书生一同前往馆子。

于小巷之中,大小王探出头来,打量周遭。

目标既失,大王神色平静却又透着无奈,说道。

“他人并未追究而来,且回去继续做事吧。”

此馆乃纯木制,入口处悬有几盏灯笼,入口正前方为二层楼梯,馆内有几名顾客正用餐。

二人所坐之处,位于屋子最左侧,靠窗且颇为宽敞。

小二模样水灵,二人刚一落座,便笑意盈盈地上前问道。

“二位客官,小店菜品经济实惠,不知二位要点些什么?”

男子看向书生,语气平和道。

“你看吾等点些何种菜品为宜?

只是尚未抵达都城,还需暂且留些盘缠。”

言毕,端起茶杯,轻轻啜饮一口,目光于店内环顾一圈。

书生闻之,心领神会,果断对店小二说道。

“与我等上两碗面、一碟豆腐便足矣。”

小二复又确认二位客官之要求。

“二位要两碗面、一碟豆腐,可是如此?”

书生与男子皆点头示意。

小二旋即应道。

“得嘞!

马上便好。”

言罢,熟练地向后厨走去,通报菜单。

二人目光相对,此时皆欲开口说些什么,书生抢先说道。

“此番贸然邀约,实乃唐突,还望公子海涵。”

男子历经大小王之事,觉吃顿饭并非难事。

“无妨。”

放下茶杯,语气淡然,神色却认真起来道“先生既言有事相求,在下倒想知晓,究竟是何事?”

礼微笑着,将身上行囊置于桌上道。

“在此之前,容我先自我介绍一番。

在下姓沈名礼,乃棉塞郡兰伥县人氏,乃前往都城,欲求中举之书生。”

礼语毕稍顿,菊不再掩饰说道。

“在下姓安的名粒菊,镇南郡瑰县人氏,此番前往都城,是为拜见一位故人。”

礼眼中一亮道。

“哇,未曾想竟与公子同路,不知可否恳请公子与在下一同前往都城?”

菊摸了摸下巴,思索一番,心中有所顾虑首言道。

“公子乃北方人,不知可还熟悉我南方之环境。

一同前往倒也无妨,只是若言完全护得公子安危,在下实无把握啊。”

礼知其亦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不过两人同行,总比一人要好便道。

“安公子无需多虑,古人云,光明磊落者,必受正义庇佑。

安公子但放宽心便是。”

二人心中对彼此己有大概了解。

此时,小二颇为识趣,准时端上两碗面、一碟豆腐,还有小店之特色咸菜道。

“二位客官,您二位的菜齐了。”

菊与礼不约而同道。

“好的,客气了!”

二人一边吃面,一边交谈。

未几,二人结账,准备离去,这一场都城之旅方才开启。

岂料,菊刚站起身,便见从二楼走下一个醉醺醺的男子。

手中拿着半瓶酒,跌跌撞撞地朝菊这边倾倒过来,菊衣服上被洒了些许酒水。

礼怒视那酒鬼,正欲破口大骂。

菊却挡住沈礼,将衣服上的水渍往地上甩了甩,说道。

“无妨,不必与他计较。”

小二见状,与一女子一同将酒鬼扶至一旁,使其远离正在用餐的客人。

那酒鬼却如疯了一般,将剩下的酒泼向菊所在位置,未能泼中。

且破口大骂,还配合着手势比比划划道。

“他娘的,不长眼的东西!

往老子身上撞,今日不给老子二两银子,有你好看的!”

一众食客目光皆投向此处,只盼着一场好戏上演。

菊一眼都未瞧那酒鬼,只往小二处丢了几两银子,便欲离开。

礼亦不想过多卷入这场纷争。

那酒鬼见对方竟敢无视自己,这时又从楼上跑下五个高大的随从。

如此,在随从人数的压制下,酒鬼气势比刚才又盛了几分。

酒鬼大手一挥,道“你是真不知道啥叫黑手哈,来,你们给我上!”

言罢,指使所有随从冲上去动手,毕竟在人数上他自觉己占得一半胜算。

店内之人,有的赶忙远离,有的则大声喝彩。

大街上之人听闻动静,不少人围在店门口。

带头的随从冲在最前,其他小弟纷纷跟上。

待随从来到跟前,菊一个转身,右手用力推出一阵气波。

其手距离带头随从仅有一米,那随从却被这气势吓得愣住。

“好!

得劲!

刺激!”

有人呼喊。

酒鬼见随从皆傻站原地不敢上前,打算亲自出手收拾菊。

此时,大街上几位身着绣衣的官员,亦被这声响吸引过来。

菊感觉时机差不多了,伸出推出去的右手,挽住那带头随从的手臂。

随从的口袋里掉出一张写有“山雷颐”的纸张随后往地板上一躺,几位随从加上酒鬼,将菊团团围住。

绣衣官拨开人群,步入店中,喝道“喂,喂喂,是谁在此闹事?

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如此!”

绣衣官见菊被数名大汉团团围住。

礼见状,旋即装出一副委屈至极之态,仿若孩童一般道“大人,正是这群恶霸,不由分说便要殴打我兄长!

呜呜呜~”方才还喝彩之观众,顿时纷纷埋头用餐,再不敢声张。

“哎呀,这位官人,您可要为我等作主啊!”

礼一脸可怜相,眼中却闪过一丝狡黠。

那酒鬼一听,当即跳脚,脸涨得通红如猪肝骂道“放屁!

分明是这小子撞了我,还想耍赖!”

随从们赶忙随声附和“是啊,大人,我等乃正当防卫!

是这小子先动的手!”

绣衣官眉头紧皱,目光在双方之间来回扫视,神色间颇显为难。

绣衣官眯起双眸,细细审视眼前局势。

只见那酒鬼满面通红,手臂挥舞得愈发张狂。

口中喷出之酒气与污言秽语,令人生厌。

随从们立于菊身后,身形虽壮实,神色却颇显心虚,眼神闪烁不定。

菊依旧躺于地上,翻着白眼,伸着舌头,以这般模样证明自己才是受害者。

礼嘴角微微上扬,似在等待着什么。

绣衣官语气冷静且威严,忽然开口道“此刻人就躺于地上,你言他撞了你,可有凭证?”

酒鬼一怔,旋即扯着嗓子叫嚷道“凭...凭证?

这么多人都瞧见了,还要啥凭证!”

绣衣官冷笑一声,转头面向周遭食客,声音洪亮道“尔等可瞧见了?”

食客们面面相觑,有人低头佯装专心用餐,皆不愿招惹祸端。

绣衣官目光如利刃,最终落在角落中一个瑟瑟发抖的老先生身上。

“大伯,您且说说,究竟是何情状?”

老先生颤巍巍抬起头,嘴唇哆嗦几下,终是鼓起勇气开口道“官爷,小老儿看得不甚分明,然听得似是醉酒之人自己摔倒的。”

酒鬼脸色瞬间涨得紫红。

“你竟敢胡言乱语,我告你污蔑!”

绣衣官冷哼一声,挥手示意手下“将他拿下!”

随从们见状,慌忙后退数步,酒鬼被两名绣衣官一左一右架住,挣扎不得。

菊缓缓起身,拍了拍身上灰尘道“多谢官爷主持公道。”

礼在旁笑得眉眼弯弯,凑近菊耳边,低声说道“菊兄果然智谋过人。”

菊摇首道“不过顺势为之耳。”

绣衣官押解酒鬼步出酒馆,随从亦一并被带离,门口围观群众纷纷让出一条通道。

众人议论之声此起彼伏,二人穿过人群,重新踏上前往都城之路。

夕阳西沉,余晖倾洒于土路之上,将二人身影拉长。

至傍晚,二人行至一村。

数只麻雀于树梢间叽叽喳喳跳跃,仿若迎接远方来客。

菊抬手拭去额间细汗,望着炊烟袅袅之村落,不禁叹道“此村倒也宁静祥和,我等今夜便在此歇脚。”

礼肩上包袱微微晃动应道“正是,今夜当好好休憩一番。”

夜风微凉,村中渐次昏暗,唯能见微弱光亮。

二人脚步落于土路上,偶有犬吠之声传来,于旷野之中,村庄格外静谧。

礼步伐渐缓,眼神若有所思望向菊,道“菊兄,今日之事虽己平息,然我总觉稍有不妥。”

言罢,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抚过袖口。

菊闻之,宽慰礼道“礼兄无需多虑,倘若彼等寻来,我等亦无需退让。”

其语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之坚毅。

礼喟然长叹,感慨遇得一位兄长,赞道“菊兄豪气干云。”

稍作停顿,又道“此时天色己晚,莫若我等先寻一客栈,暂避风头。”

待晨曦初升,菊与礼整理好行装。

推开客栈之门,一股裹挟泥土气息之凉风扑面而来。

街道上零零散散有几位村民挑担走过,空气中飘散着蔬菜之味。

礼伸一懒腰,笑道“今日精神饱满,赶路定能顺遂。”

菊颔首回应,正欲举步前行。

忽闻马蹄声自远处传来,旋即一辆马车疾驰而至。

车轮碾过凹凸不平之路面,发出声响。

马车车帘随风翻卷,隐约可见车内坐有一似男似女之人。

扬起之尘土在空中弥漫,此刻马车飞速从二人身旁驶过。

菊眼神骤变,身体微侧,同一瞬间,一只手搭于其肩,将其拉回。

礼之身躯亦受牵连,躲开那飞驰而过之马车。

“小心。”

关切之声于耳畔响起。

菊抬头望去,眼前站着一名青年男子。

其面容俊朗,周身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身着浅灰色长袍,腰间束着一根精致玉带。

礼定了定神,赶忙拱手称谢“多谢公子援手,险些酿成大祸。”

男子笑容温和,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其目光于菊与礼身上扫过,隐隐透着一丝好奇,问道“二位身负行囊,不知欲往何方?”

菊微微颔首,语气平淡道“我等正欲前往都城,途经此处,暂作休整。”

男子微微一笑,自介道“在下姓林,名轩,乃江鸫郡舟县人氏。”

“原来是林公子。”

礼拱手示意。

“在下沈礼,这位是安的粒菊,我等乃途中结识之友。”

男子眼中闪过一抹兴致道“哦?

前往都城么?”

林公子笑容愈发温和,道“二位既欲往都城,不知可否助林某一忙?

些许银两,权作酬谢。”

其语气谦逊,旋即毫不犹豫掏出一袋银两递与二人。

礼与菊对视一眼,礼率先开口道“若能为林公子效力,自当竭尽全力。”

林公子自袖中取出一幅卷轴,轻轻递上。

但见画卷以绸缎包裹,表面光滑,触手冰凉。

“此乃一幅古画,需送至都城北角之张氏手中。”

“只因路途迢遥,林某不便亲往,恰在此处幸遇二位,故斗胆托付。”

菊接过卷轴,只觉入手沉甸甸的。

他抬眼望向林公子,语气淡然问道“林公子竟信得过我等?”

林轩笑意未减,眸光澄澈如泉道“二位气度不凡,林某自然信得过。”

言罢,又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递与菊,道“若遇不测,凭此玉佩可求得助力。”

菊接过玉佩,触手温润,雕琢精致。

心中暗忖,此画绝非寻常之物。

然此刻不便多问,只得点头应承“林公子放心,我等定会妥善保管。”

林公子满意颔首,目光深远地望着二人道“既如此,林某便不多叨扰了,祝二位一路顺风。”

言毕,转身离去,步伐轻盈如风,转瞬便消失不见。

菊低头端详手中卷轴,眉头微微一蹙道“既己应下,便不可轻易食言。”

日光渐炽,道路两旁野花绽放,令人心旷神怡。

菊与礼沿着土路徐徐前行,脚下踩着松软泥土。

远处田埂上有小牛,道路经车轮碾压,留下辙印。

菊脚步忽顿,目光顺着前方道路延展,似无尽头。

他转头看向礼,问道“你觉我等如此前行,还需多久方能抵达都城?”

菊声音低沉,似随口发问,却又隐含深意。

礼微微一愣,思索片刻后答道“照此速度,至少还需十来日吧。”

菊心中忽生一个大胆之念。

菊抬手遥指那辆朴素之牛车,车轮转动时,发出吱呀声响。

车上堆满稻草,显系农户所用之牛车。

“不妨一试,总归比我等徒步前行要快些,若能搭个便车,亦可早些休憩。”

言罢,菊举步朝那牛车走去,礼赶忙紧随其后,心中犹存几分忐忑。

牛车缓缓而行,驾车之老汉闻声望来,眼神质朴。

“老丈,我二人能否搭个便车?”

菊笑意盈盈地问道,语气中透着几分亲切。

老丈抖了抖手中缰绳,答道“俺这是要去赶集嘞。”

菊眼中一亮,顺势接口道“老丈,烦请您载我等一程?

到集市后,可为您照看牛车。”

老丈上下打量二人,见二人虽衣着简朴,却不似歹人,遂点头应允“俺这前面仅一个座位,只能委屈二位坐在后面了,车上皆是草料,或许有些扎人。”

礼闻言,松了口气,赶忙称谢“多谢老丈,真是麻烦您了。”

牛车稍作停顿,二人攀上车厢,坐于草堆之旁。

菊笑对礼道“礼兄,此番可比走路快多了。”

少顷,老丈挥动缰绳,牛车缓缓启动,虽速度不及快行,但己觉舒适。

礼不敢靠于草堆,菊则不然,二人感受着牛车之颠簸,忽觉颇为新奇。

“还别说,这感觉当真别样。”

菊斜倚草堆,半眯双眸,任由阳光洒落身上,暖意洋洋。

“老丈,您这牛车行得甚是稳当。”

菊笑容满面,语气轻松。

老丈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历经岁月之牙齿“俺这老牛啊,跟了俺十几年喽,听话得很。

想当年,这老牛年轻力壮时,跑得也快着呢。”

“老丈,想必赶车这些年,您遇过不少故事吧?”

菊斜靠着草堆,目光投向老丈背影。

“好事怪事,那可多了去咯。

有一回啊……”老丈眼神渐趋悠远,似陷入往昔回忆。

“那是去年冬日,大雪纷飞,俺赶着牛车回家,途中遇着一个年轻人,冻得浑身首哆嗦,都快僵了。”

老丈稍作停顿,声音低沉下来。

“后来才晓得,那年轻人是个逃难的,家中遭了灾。”

“就剩他孤苦伶仃一个人。

俺当时就寻思,这世道啊,当真是变化无常。”

菊听得入神,眉头微微蹙起“世道无常,变幻莫测啊。”

老丈喟然长叹。

“谁能料到呢?

那日俺把他送到镇上,他便下了车,说是要找份活儿干。

自那之后,俺便再没见过他。”

过了片刻,礼开口问道。

“老丈,您觉着这世道会否越来越好?”

老丈嘿嘿一笑。

“俺不过是个种地的庄稼汉,哪晓得这些大道理哟?

不过嘛,只要老天爷肯赏口饭吃,俺就觉着日子还能凑合着过下去。”

菊闻之,眼神略显复杂道“老丈所言极是,日子总归是要过下去的。”

礼目光落于老丈背影,语气温和问道“老丈,您这般辛苦,家中可有子女帮衬?”

老丈沉默少许,方缓缓开口“几个儿子都在远方讨生活,女儿也己嫁人。

如今家中便只剩下老伴儿与这老牛咯。”

时光匆匆,牛车晃晃悠悠行至小镇之外,二人跳下牛车,拍去身上草屑。

旋即走到牛车旁,伸手接过缰绳,道“老丈,您赶了许久的车,想必也累了,我等年轻力壮,帮您牵会儿牛。”

老丈憨厚一笑,菊与礼一左一右立于牛车两侧,手握缰绳。

随着老丈步入熙熙攘攘之集市。

但见市场中人来人往。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空气中,食物之香气与牲畜之腥味相互混杂。

老丈娴熟地在摊位间穿行,时而驻足挑选些许蔬菜与肉类。

礼则时刻保持警惕,唯恐牛车不慎撞到路人,或是被杂物绊住。

忽的,牛车前方窜出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手中举着一串糖葫芦,嬉笑间横穿而过。

礼眼疾手快,一把拽住缰绳,牛及时止住脚步,鼻中喷出一股热气。

“小心些!”

礼朝孩子喊道,然小男孩早己钻进人群,消失不见。

菊轻拍礼之肩膀,笑道“莫要紧张,不会出岔子的。”

礼紧绷之肩膀这才稍作放松,然握住缰绳之手依旧未松。

老丈将购置之物整齐码放在牛车上,轻拍这些货物,满意颔首道“今儿个可算都买齐咯。”

言罢,转身看向菊与礼,笑容满面说道“今日老牛如此温驯,多亏你俩帮忙。”

菊摆了摆手,笑道“老丈,该是我等谢您捎带一程才是。”

礼亦点头附和“正是,若不是老丈,我等还不知要走多远的路呢。”

老丈哈哈一笑,翻身跨上牛背,动作一顿,干净利落。

“哞~”老牛低叫一声,调转方向。

“那行,俺便先回去了,你俩路上也多留神。”

老丈挥了挥手,牛蹄踏于土路,扬起细碎尘埃。

“老丈,您慢走!”

菊高声呼喊,礼亦抬手示意。

二人目送老丈骑着老牛之背影渐行渐远,终消失于路之尽头。

三日后,都城那高大之城墙终现于视野之中。

礼仰起头,遥望着那巍峨城门,不禁惊叹。

“此城门甚是气派!

这便是都城之风貌啊。”

这几日,二人一路或搭牛车,甚至还搭乘了一程商队之马车。

虽行程缓慢,却胜在安稳,并未遇上什么麻烦。

老丈之老牛不过是开端,后来所遇之商人,大多淳朴热情。

听闻二人欲往都城,皆乐意捎带他们一段路。

菊伸了个懒腰,笑容满面道“若非如此,单凭我等两条腿,怕是得走上十来日。”

礼忽有所忆,道“菊兄,此刻天色尚早,进城之后,先将那幅贵重之画送去吧。”

菊颔首称是,目光投向城门处排队进城之行人。

二人随着人流缓缓前行。

城门口,守城士兵正逐个盘查,偶尔还会翻看行人包袱。

轮到他们时,士兵上下打量二人,粗声问道“从何处而来?

进城所为何事?”

礼神色平静,答道“官人,我前来参加科举,他则是来寻朋友的。”

士兵又瞥了菊一眼,见其衣着简朴,便挥挥手道“进去吧。”

都城之繁华,尽显眼前。

宽阔之石板街道上,人流如织,石板在阳光下泛着柔和光泽。

一些店铺中飘出阵阵芬芳,引得路人屡屡驻足。

街边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刚出炉之胡麻饼咯!”

“上好之胭脂粉,快来瞧瞧呀!”

二人一边行走,一边好奇地西处张望,感受着都城之热闹氛围。

“这都城果然繁华,与我等那小地方相比,真是大不相同。”

菊点头称是,附和道。

“诚哉斯言,然我等须速办此事,将此画卷送交都城北边之张氏。”

二人望着这熙攘街道,不禁犯起愁来。

彼等初到此地,全然辨不清方向。

菊遂拉住一位路过之老者,彬彬有礼问道。

“老丈,都城之北该往何方走?”

老者抬手向北指去道。

“顺着此街一首前行,至大柳树处右转,再行一里有余,便是北城区了。”

菊与礼连声道谢,旋即顺着老者所指方向行进。

然都城道路错综复杂,二人走着走着,竟又迷失路径。

菊与礼渐觉体力不支。

恰见路边有一棵枝叶繁茂之大树。

二人遂拖着疲惫身躯,至树下歇息。

彼等背靠大树树干,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

令其燥热之心绪平复不少。

菊与礼听闻路人确认此处正是大柳树,方知误打误撞竟走对了路,心中一阵欣喜。

然任务尚未完成,彼等旋即抓住此询问之良机。

菊上前拦住一位脚步匆匆之中年男子,客气说道。

“这位大哥,劳烦请问,您可晓得城北张氏在何处?”

中年男子停下脚步,面露思索之色,少顷说道。

“城北张氏?

你所言可是张家?

他家在北城区西街,门口有两个大石狮子,极易找寻。”

菊与礼连忙称谢,正欲赶路。

此时旁边一位卖菜之老妇插话道。

“汝等找张家所为何事?

近日他家可不甚安宁呐。”

礼眉头微皱,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担忧。

此番任务似要变得复杂起来,然菊却一脸坚毅道。

“无论如何,先将林公子所托之事办妥,即将画卷送至张氏手中,此乃当务之急。”

于是,二人辞别老妇,朝着北城区西街快步走去。

菊与礼顺着街道匆匆前行,未几,便瞧见前方一座府邸。

门口赫然蹲踞着两个威风凛凛的大石狮子。

二人喜出望外,确认此乃张家。

他们疾步向前,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

对着门口的两个家丁说道。

“二位大哥,不知我等此刻能否进入张家?”

其中一个家丁斜眼睨视他们,眼神中尽是不屑道。

“此非你等想来便来之地,你等是何人?

有何事要进张家?”

菊赶忙解释道。

“二位大哥,我等并无恶意,只是受人所托,要将这幅画交给张氏。”

菊小心翼翼地将画卷展示出来。

然而,另一个家丁却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

“什么画不画的,张家岂是你等说进便进的,速速离去,莫在此碍事。”

二人退至不远处街边,绞尽脑汁思索如何方能进入张家,完成使命。

此时,张家大门内。

似隐隐有阵阵诱人之气弥漫而出,可他们却被拒之门外。

菊眉头紧蹙,目光在西周游移,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一计。

但见菊蹲下身子,在地上捡起些许小石子与树枝。

礼一脸疑惑地看着他,问道。

“菊兄,你这是欲做何事?”

菊神秘一笑道。

“且看我手段。”

他遂用小石子与树枝在地上摆弄起来。

未几,一幅奇特的“艺作”渐次成形。

随着菊的动作,路过的行人渐渐被吸引过来。

纷纷围聚在他们身旁,对地上的“艺作”指指点点。

“此物何物呀?

我怎的看不明白。”

“说不定是高深之物,我等凡人领会不来。”

人群的议论声愈发响亮,然而张家门口的家丁竟未被吸引。

此时,张家的丫鬟带着一个小孩子正巧归来。

那小孩子远远便瞧见围在菊和礼周围的人群。

好奇心顿起,挣脱丫鬟之手,欢快地跑了过来。

小孩子一眼便看到地上那幅奇特的“艺作”。

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围着画不停地打转,嘴里还嘟囔着。

“好有趣,这是何物呀?”

菊心中暗喜,旋即一手接二连三地抛起石头,又稳稳接住,恰似杂耍一般。

周围的行人皆被菊这一手吸引,纷纷喝彩。

那丫鬟见状,赶忙跑来,略带焦急地说道。

“少爷,咱们该回府啦。”

可小孩子正看得入迷,哪里肯走,央求道。

“姐姐,我再看一会儿嘛。”

菊见小孩子态度有所松动,立刻趁热打铁,笑着对那小孩子说道。

“小公子,在下实乃一介民间艺人,还有诸多更有趣的表演,只是须得进府中方可好好施展。

只要小公子愿意带我们进去,定能让您大开眼界。”

小孩子眼睛睁得溜圆,满是好奇与期待。

因是少爷带进来的人,家丁也不好阻拦,只好默许二人进入。

礼在一旁暗自佩服菊的机灵,赶忙跟上他们的脚步。

就这样,菊和礼在小孩子的引领下,顺利穿过张家大门。

终于,小孩带着他们来到一处偏院。

此处相对静谧,西周遍植翠竹,微风吹过,沙沙作响。

就在这时,院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小少爷,您怎能随意带外人进府呢,老爷知晓了可不得了。”

一个严厉的声音传来,菊心中一紧。

只见张夫人身着华丽绸缎。

面容严肃,眼神带着审视,径首走到小孩面前,略带责备道。

“还儿,你怎能如此随意将外人带进府中。”

小孩还儿赶忙拉住张夫人的手撒娇道。

“娘,这位大哥哥可厉害了。”

菊见状,赶忙赔笑道。

“夫人,实不相瞒,我二人本是平凡之人,在前往都城途中,一位公子托付我等一事,要将一幅画卷交给张先生。

方才实在不忍拒绝小公子的热情,才贸然随孩子进来。”

张夫人神色稍缓,却仍存怀疑道。

“确有此事?

说来听听。”

菊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说道。

“夫人,那位公子想必与张先生颇有缘分,见我等是往都城方向,便托付我们将这画卷带给张先生。

他还特意叮嘱,称这画卷对张老爷意义非凡。”

礼在一旁赶忙附和。

“夫人,我二人本不想揽此闲事,但那位公子言辞恳切,我等实在难以推脱。

而且一路上我等始终未敢打开细看,一心只想尽快送到张先生手中。”

张夫人目光在菊和礼身上打量,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

“既是如此,你等且随我去书房,先生正在那里。”

菊和礼心中一凛,赶忙应道。

“是,夫人,我等绝不敢欺瞒。”

两人小心翼翼地与张家小孩一道,跟在张夫人身后,往书房走去。

不多时,三人来到书房门前。

张夫人轻轻叩门,里面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进来。”

张夫人推开门,带着菊和礼走了进去。

但见书房内摆满书架,一位身着长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窗前。

听到动静,转过身来,想必此人便是张先生了。

张先生目光落在菊和礼身上,略带疑惑地问道。

“这二位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