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顺年间,浙南青田县,山水相依,云雾缭绕,仿若人间仙境。
青山绵延起伏,如一条沉睡的巨龙;绿水潺潺流淌,似灵动的丝带蜿蜒于大地。
这里的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清新与宁静,远处的山峦在云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徐徐铺展。
刘伯温身着一袭素袍,身姿挺拔,如同一棵苍松般漫步在山间小道。
微风轻轻拂过,衣袂随风轻摆,他面容清俊,剑眉星目间却难掩眼眸深处的忧虑。
此时的天下,己然陷入一片混乱与黑暗。
元廷腐败不堪,官员们贪污成风,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压得百姓们苦不堪言。
田野里,庄稼因无人照料而荒芜;村落中,百姓们面带菜色,眼神中满是绝望。
刘伯温空有满腹经纶,心中藏着治国安邦的宏伟志向,却如同被囚困在牢笼中的雄鹰,无法展翅翱翔,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乱世的苦难不断蔓延。
他信步前行,不知不觉间行至一处幽静山谷。
这里静谧清幽,与世隔绝,仿佛是被尘世遗忘的角落。
突然,一阵奇异的琴音悠悠传来。
那琴音起初如潺潺流水,轻柔舒缓,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忽而又似疾风骤雨,激昂澎湃,仿佛在宣泄着满腔的悲愤。
刘伯温不禁停下脚步,被这琴音深深吸引,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循声而去。
沿着蜿蜒的小路,他来到山谷深处。
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古朴的七弦琴。
老者长须垂胸,面容清癯,气质超凡脱俗,宛如仙人下凡。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灵动地跳跃,琴音便如灵动的精灵般在空气中飘荡。
刘伯温恭敬地上前,双手抱拳,深深作揖道:“在下刘伯温,偶然听闻先生琴音,如痴如醉,冒昧打扰,还望先生海涵。”
老者缓缓抬眸,目光如同一泓深邃的湖水,在刘伯温身上打量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之色:“你能听懂这琴音中的喜怒哀乐,也算有缘。”
二人相谈甚欢,刘伯温才得知,这位老者竟是隐居于此的修仙者玄真子。
玄真子久居山林,潜心修炼,早己超脱尘世,却也心系天下。
他见刘伯温心怀天下苍生,且根骨奇佳,是个不可多得的修仙苗子,便有意传授他修仙之法。
刘伯温本就对世间的苦难深感无奈与痛心,心中一首渴望能有强大的力量去改变这一切。
如今听闻玄真子之言,想着若能修仙获得超凡之力,或许便能如利剑般斩断这乱世的黑暗,更好地拯救苍生,便当即跪地,恭敬拜师。
玄真子带着刘伯温来到一处隐秘的洞府。
洞府内,静谧幽深,墙壁上镶嵌着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整个洞府照得明亮而神秘。
玄真子开始传授刘伯温吐纳之法、修仙口诀。
刘伯温屏气敛息,全神贯注地聆听,每一个字都仿佛是开启神秘之门的钥匙,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
此后,刘伯温修行极为刻苦。
每日天还未亮,当整个世界还沉浸在黑暗与寂静之中,他便己起身修炼。
无论是烈日炎炎、酷暑难耐之时,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他依旧心无旁骛;还是寒风凛冽、寒冬腊月之际,雪花纷飞,冰冷刺骨,他也未曾有过一丝懈怠。
洞府外,瀑布飞泻而下,如一条白色的巨龙奔腾咆哮,水汽弥漫,如烟如雾。
刘伯温在瀑布下一站便是数个时辰,任由湍急的水流冲击着他的身体,仿佛要将世间的苦难都一并承受。
他在这水流的冲击中磨练意志,修炼御水之术,试图掌控水的力量,让其成为自己拯救苍生的利刃。
山中岁月匆匆,在玄真子的悉心指导下,刘伯温如同一块璞玉,在不断的雕琢中逐渐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他逐渐掌握了诸多法术,能引动天地灵气为己用,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强大的气息。
他甚至可短暂御空飞行,在山林间如飞鸟般穿梭,感受着风的轻抚,俯瞰着大地的山川河流,心中的志向也愈发坚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