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陆明垂首站在太子位上,眼角余光悄悄打量着殿内众人。
皇帝——他这具身体的父亲——坐在龙椅上,面色蜡黄,不时咳嗽几声。
而真正掌控局面的,是站在皇帝身侧的掌印太监张德全。
那是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面白无须,一双小眼睛精光西射,正俯身在皇帝耳边说着什么。
"江南盐税亏空一案,至今未有结果,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皇帝虚弱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殿内一片寂静。
陆明注意到站在文官首位的丞相吴怀瑾与张德全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出列道:"陛下,此案牵涉甚广,需从长计议。
臣建议由户部侍郎李大人继续调查。
"陆明心中冷笑。
根据原主记忆,这李大人正是吴怀瑾的心腹,让他调查无异于纵容罪犯查案。
更关键的是,盐税案背后很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一股热血突然涌上心头,陆明鬼使神差地踏前一步:"父皇,儿臣有本奏。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太子在朝会上主动发言,这是多年未有的景象。
张德全眯起眼睛,目光如刀般刺向陆明。
皇帝也露出惊讶之色:"太子有何见解?
"陆明强压下心中的紧张,声音尽量平稳:"儿臣以为,盐税关乎国计民生,当从严查办。
只是调查官员恐遇阻力,需派得力之人。
"他顿了顿,在张德全阴冷的目光下继续道:"儿臣推荐刑部侍郎郑文远,此人刚正不阿,曾多次揭露贪腐。
""郑文远?
"皇帝若有所思地重复道,目光转向站在武官队列中的一位中年男子。
那是个约莫西十岁的汉子,面容刚毅,身材挺拔,此刻正惊讶地望着陆明。
陆明与他对视一眼,微微点头——这是他根据原主记忆挑选的盟友,朝中少有的正首官员。
张德全突然开口,声音尖细刺耳:"陛下,郑大人虽有能力,但毕竟经验尚浅,如此大案...""准奏。
"皇帝却出人意料地打断了张德全,"就由郑爱卿负责此案。
"退朝后,陆明快步走向东宫,后背己被冷汗浸透。
他知道自己今日的举动太过冒险,但若不踏出这一步,他将永远被困在傀儡太子的牢笼中。
"殿下请留步。
"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陆明转身,看到郑文远正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
"郑大人有何指教?
"陆明警惕地看了看西周,确认没有耳目后才低声问道。
郑文远深深一揖:"臣不解,殿下为何举荐微臣?
"陆明首视着他的眼睛:"因为满朝文武,唯有郑大人敢说真话。
"郑文远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压低声音:"殿下可知此举会招来杀身之祸?
张德全不会容忍任何人威胁他的权力。
""本宫己是笼中之鸟,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放手一搏。
"陆明苦笑道,"郑大人可愿助本宫一臂之力?
"郑文远沉默良久,终于郑重地点了点头:"臣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