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阳光依然炽热,仿佛盛夏的余温还未散去。
校园里的梧桐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墨绿的颜色似乎在诉说着夏日的故事。
蝉鸣声在发烫的空气中此起彼伏,像是一场永不停歇的交响乐。
张琪抱着一摞刚收齐的数学作业本,脚步匆匆地往教室走去。
她的白衬衫被汗水浸湿,后背处洇出了一片细密的汗渍。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就在她走到转角处时,突然传来一声篮球砸地的闷响。
张琪心中一惊,慌忙侧身避让,然而她的身体却像是失去了控制一般,首首地撞进了一堵温热的人墙。
“哎哟!”
张琪惊呼一声,手中的作业本如雪花般散落一地。
她窘迫地忙蹲下身子去捡,慌乱中头顶响起一道低沉又带了点歉意的声音:“同学,不好意思啊。”
张琪一抬眼,就撞进了一双明亮如星的眼眸里,是隔壁班的顾航。
他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小麦色的肌肤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顾航也跟着蹲下,帮她一起捡作业本。
指尖不经意地触碰,张琪只觉一股电流从指尖传遍全身,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谢谢……”她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顾航爽朗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不客气,是我撞了你。”
两人站起身,顾航抱着一摞作业本,和张琪并肩往教室走去。
蝉鸣声似乎也变得温柔起来,张琪偷偷侧头看顾航,心中那只小鹿早己乱撞不停。
这个瞬间太过漫长,走廊里此起彼伏的喧闹声突然变得遥远,唯有校服布料摩擦的窸窣和彼此紊乱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首到身后传来催促上课的预备铃,两人才如梦初醒般分开。
张琪逃回座位时,发现掌心还躺着顾航的钢笔。
银色笔帽刻着"省实验中学"的字样,笔尖残留着蓝黑色墨迹。
她鬼使神差地在草稿本上画了颗小太阳,笔尖突然打滑,晕开的墨渍像朵慌张的云。
整个上午,张琪的目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第三组倒数第二排的那个位置。
那里坐着的,正是顾航。
此刻,顾航正专注地解着一道几何题。
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棂,如金色的纱幔般洒落在他的身上。
那缕阳光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他而准备的舞台灯光,将他蓬松的发梢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使得他整个人看起来都散发着一种柔和而温暖的光芒。
张琪静静地凝视着他,看着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时而又咬着笔杆微微蹙眉。
就在他咬笔杆的瞬间,张琪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他左侧的虎牙微微突出,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可爱。
这个小小的细节,让张琪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巷口面包店橱窗里摆放着的焦糖布丁。
那布丁表面的焦糖,在阳光下也会呈现出一种微微的凸起,就像顾航的虎牙一样,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午休时,张琪在储物柜发现了那张便利贴。
淡蓝色的纸张上,顾航的字迹如同他的人般清爽:"钢笔换作业本,明天下午三点,图书馆见。
"末尾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她攥着纸条冲进洗手间,镜子里映出自己发烫的脸颊,像熟透的水蜜桃。
下午的数学课,张琪在草稿本上反复计算相遇的概率。
如果教学楼有32个转角,每层楼有48间教室,那么在开学第一天撞上同一个人的概率是——她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公式,因为当顾航抱着作业本经过她座位时,两人的目光在空中轻轻相撞,就像两枚星星在银河里擦出火花。
放学铃声响起时,张琪发现课桌抽屉里多了颗阿尔卑斯奶糖。
透明糖纸折射着夕阳的余晖,她剥开糖纸的瞬间,甜味在舌尖炸开的同时,听见顾航在走廊和同学说笑的声音。
这颗糖的味道,成了整个九月最特别的记忆。
第二天下午三点,张琪提前十分钟来到图书馆。
在悬疑小说区的第三个书架旁,她看见顾航正在翻一本《解忧杂货店》。
他穿着白色卫衣,后颈处的碎发被空调吹得微微翘起。
当他转身时,张琪慌忙低头假装找书,却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
“给。”
顾航轻声说道,同时将作业本递到了张琪面前。
当他的指尖轻轻擦过她手腕内侧时,一股细微的电流似乎瞬间传遍了张琪的全身,让她不禁有些心跳加速。
张琪接过作业本,缓缓打开,目光落在了那道自己写错的函数题上。
她惊讶地发现,在原题旁边,多了一行用蓝色笔写下的批注:“对称轴应该是x=2,这里要注意符号。”
这行字的字迹比便利贴上的更加工整,一笔一划都显得十分认真,仿佛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写下的。
而且,在批注的末尾,还画着一个小小的笑脸,那笑容虽然简单,却让人感觉格外温暖。
那天傍晚,张琪在日记里写道:"原来喜欢一个人,连他写错的数学题都觉得可爱。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她心底的秘密。
而在走廊另一端,顾航正把张琪画的小太阳夹进英语词典,扉页上写着:"遇见你的那天,连蝉鸣都变得温柔。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