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八年,阳信县的秋夜凉意渐浓,风吹过田野,带起一阵沙沙的响声。
县城东郊外五六里,有个名叫蔡店的小村子,村边一条土路蜿蜒伸向远方,常有商旅车马来往。
路旁有间破旧的客栈,门前挂着一盏昏黄的煤油灯,灯罩上积满了灰尘,随风摇晃,投下斑驳的光影。
客栈的主人是个姓冯的老头,瘦骨嶙峋,满脸皱纹,平日里和独子冯二狗一起经营这小店,靠着过路客的几个铜板过活。
这一天傍晚,夕阳沉入地平线,天色暗得像泼了墨。
冯老头正蹲在店门口抽旱烟,烟雾缭绕中,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他眯起眼,只见一辆马车由远及近,车轮碾过土路,扬起一片尘土。
车停在客栈前,从车上跳下来一个年轻男子,约莫二十五六岁,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一身绸缎长衫衬得他风流倜傥。
这人名叫柳云生,是阳信县有名的纨绔子弟,家中开着几间绸缎铺,仗着几分家底,整日游手好闲,专好女色,人送外号“柳三少”。
柳云生跳下车,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身后还跟着三个随从:一个赶车的粗壮汉子叫张麻子,满脸麻点;一个瘦高个叫李四,眼珠子滴溜溜转;还有个矮胖子叫王五,背上扛着行李,气喘吁吁。
四人风尘仆仆,显然赶了一天的路。
“喂,老头,这店还开不开?”
柳云生抖了抖衣袖,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今儿赶路赶得我腰酸背痛,快给少爷找个干净地方歇脚,再弄点酒菜来!”
冯老头抬起头,慢悠悠吐出一口烟,瞅了柳云生一眼,见他衣着华贵,料想是个有钱的主顾,便堆起笑脸:“哎哟,少爷来得可不巧,今儿店里客满了,连灶房的柴堆旁都睡了人。
您几位要不改天再来?”
“客满?”
柳云生眉头一皱,扭头看看四周,黑漆漆的田野连个灯火都瞧不见,他冷笑一声,“这荒郊野岭的,你让我去哪儿歇?
少废话,赶紧腾个地方出来,钱少不了你的!”
张麻子也上前一步,瓮声瓮气道:“就是!
我家少爷金贵着呢,哪能露宿野外?
老头,你再不安排,仔细我拆了你这破店!”
冯老头被唬得一哆嗦,忙摆手道:“别别别,几位爷别生气,我再想想办法。”
他低头沉思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