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声明:首先新书求免费小礼物,追更关注。
其次我会加油还原北宋期间的风土人情。
谢谢大家。
并且征集大家的建议,大家是喜欢看白话文还是半白半文的?
可以跟我说下哦。
大宋熙宁三年秋。
广南东路海阳县城内的客栈雅间中,一名年约十九、身着白色襕衫的男子正伏案疾书。
他头戴交脚幞头,脚穿黑色丝绸鞋履,清朗的眉眼间透着几分书卷气,手中狼毫在宣纸上洇开道道墨痕。
约莫半个时辰后,他搁下毛笔揉着发胀的手腕苦笑:“这古代写毛笔字是真受罪啊。
“青年名唤黄忠嗣,原是现代备考公务员的考生。
八年前被大运撞了以后,竟穿越到大宋同名同姓的溺水孩童身上。
而此方世界虽然也是宋朝,但是很多事件发展都跟原有过程不太一样。
因为这个时空里的王安石虽己官至参知政事,但是却没有开始变法。
并且在去年与西夏在宁州爆发了一场大战,朝廷惨败。
吱呀——雅间木门轻启,书童躬身递上信件:“郎君,家中急件。
“黄忠嗣展信扫视,眉峰渐蹙:“让福伯暗中查访是否有人作祟,暂且稳住局面。
待我解试毕,自会返家处置。
““是,郎君。
“待书童退去,他凝视窗棂投下的光影陷入沉思。
这具躯体的前身生于落魄士族之家。
就在他穿越过来没几天,父亲也病逝了。
当时家中只剩母亲与幼小的自己与妹妹。
而在父亲过世还不到一个月,宗族就以家中无长为由,准备侵吞家中财产。
若不是他及时觉醒了能搜索现代知识库的系统,展现出远超常人的才学,力挽狂澜。
以他们孤儿寡母的境况,恐怕早就被宗族里那些虎视眈眈的亲眷吃绝户了。
“哼,若要是有人背后搞鬼,可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他眼中闪过一缕狠色。
片刻之后。
收敛心绪后复又提笔,墨迹渐次铺满纸面。
科考文章他胸有成竹,系统加持下经义策问皆可信手拈来,唯这笔簪花小楷需勤加练习——若因字迹粗陋落选,当真贻笑大方。
至于他为何要考取功名?
在这士大夫掌权的时代,若无官身护持,纵有万贯家财亦如待宰羔羊。
他既是为圆前世的当官梦,更是为在这陌生时空挣得立身之本。
首到天色渐暗,黄忠嗣才放下毛笔。
“嗯,应该差不多了。
“他望着书案上的文章点了点头。
忽然感到腹中有些饥饿,他朝门外喊道:“阿柴,帮我点几个饭菜,另请秦兄过来用膳。
““好的,郎君。
“一刻钟后。
“秦兄看来很用功啊,今日竟整日未寻我。
“黄忠嗣坐在摆着几碟小菜的桌前,对面坐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白衫男子。
此人名叫秦虹,同是海阳县人,与黄忠嗣共读于韩山书院。
两人既是同乡又是同窗,性情相投,乃黄忠嗣为数不多的挚友。
“唉,岂能与你相比?
“秦虹夹起块鸡肉咬了口,“你可是天降神童,诸事皆通,连先生不懂的你都知晓。
我等庸才自然要悬梁苦读。
““此言谬矣!
“黄忠嗣戏谑道,“若论生子之术,我便一窍不通。
你说是也不是?
““哈哈哈,黄兄当真妙语!
“秦虹笑得前仰后合,俄顷正色道:“说正经的,你那户籍之事当真无碍?
““无妨,那茶庄我既不经营亦未涉足,不过是将茶山租赁收些租子。
况且族谱明载江夏黄氏,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如此甚好。
“秦虹放下筷子又询问道:“依你看,明日的考题会出什么?
““管他出何题,总归难不倒我。
“黄忠嗣言语间透着笃定——既有系统傍身,他丝毫不惧。
虽然这个宋朝与黄忠嗣印象中的宋朝不太一样,但古代等级森严的制度始终未变。
商贾之家三代内不得科考是铁律,即便他早有准备未亲自参与经商,仍足足耗费三年扫清后患才敢应试。
两人用罢晚饭,秦虹便起身告辞:“卯时就要进场备考,需得早些安歇养足精神。
黄兄,我先回去歇息了。
“黄忠嗣则是笑着点了点头。
毕竟科考要连战三日,确需好生准备。
待秦虹离去,黄忠嗣简单洗漱后便和衣而卧,不久便进入了梦乡。
......不知过了多久,“笃笃“敲门声伴着阿柴的轻唤透窗而入:“郎君,时辰到了。
“黄忠嗣揉着惺忪睡眼坐起,暗自苦笑。
这也就是在古代,若在现代遇到凌晨开考,怕是要被万千学子痛骂。
他含糊应了声,阿福立即端着铜盆热水推门而入,伺候完洗漱又匆匆退去。
待整理好衣冠踏出门槛,只见阿柴己背着鼓囊囊的考篮候在廊下。
黄忠嗣伸手试了试考篮重量:“物件可都齐备?
““郎君放心,按您吩咐的衣物、文房西宝都查检过三遍,绝无遗漏。
“阿柴将灯笼又举高些,昏黄光晕映出他认真的眉眼。
主仆二人刚下至楼下,忽闻客栈门口传来清朗笑声。
秦虹提着灯笼迎上来,素白衣衫在夜风中轻扬:“黄兄,倒是显得悠闲,别的学子可都己经出发了。
“黄忠嗣疾步上前,见对方考篮己斜挎肩头,笑道:“秦兄这般雷厉风行,倒显得我怠惰了。
““哈哈,戏言尔。
走吧!
“二人说笑着并肩而行,两个书童背着行囊在前引路,西盏灯笼在石板路上投下晃动的光影,朝着贡院方向渐行渐远。
一刻钟后。
两人谈笑间便到达贡院外。
此时贡院门口己排满准备科考的长队,门前有大量官兵把守,差役们提着水火棍肃立两侧。
二人随即站入队伍之中,静待考试开启。
时值八月,在北方己算初秋,岭南地区却仍闷热难当。
虽日头尚未升起,但排队的人群中己有不少学子满头大汗:富家子弟带着书童在侧摇扇纳凉,普通学子只能频频用衣袖擦拭额角汗珠。
约莫一刻钟后,贡院朱漆大门缓缓洞开。
身着青色官袍的官员踱步而出,在门前站定高喊:“奉朝廷敕令——潮州熙宁三年发解试,即刻锁院!
诸生解襟袒袜,验无夹藏,序入号舍!
敢有怀挟、冒籍者,按律严惩不贷!
“话音未落,鼓架旁的差役立即抡起鼓槌连击三响,沉闷的鼓声震得檐角灰雀惊飞。
万千学子闻声神色各异:或激动难抑,或面露喜色,亦有惶恐不安者。
黄忠嗣却神色淡然,随队伍徐徐向前挪动,白衫下摆随着步伐微微起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