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无忧漫小说!手机版

无忧漫小说 > > 熊忠孝熊廷弼《山河血泪》完结版免费阅读_熊忠孝熊廷弼热门小说

熊忠孝熊廷弼《山河血泪》完结版免费阅读_熊忠孝熊廷弼热门小说

江海卫兵 著

其它小说完结

小说《山河血泪》“江海卫兵”的作品之一,熊忠孝熊廷弼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全文精彩选节:熊廷弼之子熊忠孝被后金所抓,熊忠孝以多尔衮和大玉儿情感,熊忠孝和吴三桂因家仇国恨反目成仇,和明朝三公主情意绵绵,立志反清复明,孝庄太后临终前劝说,以天下苍生安稳为主,放下恩仇,隐居山林。

主角:熊忠孝,熊廷弼   更新:2025-04-26 14:23:5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二回:敌营认子(上)沈阳城的初春,寒意依旧浓烈,仿佛冬日的余威不愿轻易散去。

八角殿前,厚厚的积雪在无数马蹄的践踏下,己然变成了赤褐色的泥淖,散发着一股冰冷而又污浊的气息。

熊忠孝被两名侍卫反剪双臂,粗暴地押上台阶。

他抬起头,望见檐角悬挂的青铜铃铛在风中不停地摇晃,发出清脆却又带着几分诡异的声响。

仔细一看,那铃舌竟是三颗缩小的人头骨,空洞的眼眶里塞着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诉说着一段段血腥的过往,让人不寒而栗。

镶黄旗侍卫手中的虎枪,泛着冰冷的寒光,紧紧抵住他的脊梁骨,似乎只要他稍有反抗,就会毫不犹豫地刺进去。

然而,熊忠孝却将腰杆挺得笔首,仿佛那抵在背上的不是锋利的虎枪,而是轻柔的微风。

他那破旧的战袍下摆,正不停地滴落着冰水,落在石阶上,砸出一朵朵好似血梅般的印记,为这寒冷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悲壮。

殿内,鎏金穹顶垂下的熊皮幔帐,给整个空间增添了一种威严而又神秘的氛围。

努尔哈赤正坐在豹纹坐垫上,用蒙语与科尔沁使者交谈着。

老汗王斑白的发辫垂在身前,左耳缺了半块,那是万历十一年征讨尼堪外兰时,被敌人的箭射中留下的永久伤痕,仿佛在诉说着他征战一生的传奇经历。

熊忠孝的突然闯入,让他微微抬起眼睑,深褐色的瞳孔瞬间收缩,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仿佛在这个倔强的少年身上,看到了西十年前自己在李成梁总兵府里,那个卑微地跪着擦地的建州少年的影子。

“见了大汗还敢不跪?”

镶黄旗固山额真阿敦,一脸怒容,手中的蟒皮鞭如毒蛇般破空抽来,发出“嗖”的一声尖锐声响。

熊忠孝反应极快,侧身一闪,那鞭梢擦着他的脸颊扫过,瞬间扫断了他束发的麻绳,顿时,他的黑发如瀑布般散落下来。

就在这时,皇太极快步上前,伸手精准地扣住阿敦的腕骨,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可温润的嗓音里却藏着如刀锋般的寒意:“三哥莫急,父汗最爱硬骨头。”

努尔哈赤缓缓起身,身上缀满东珠的狼皮大氅,随着他的动作扫过炭火盆,顿时激起一串火星,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流星。

他赤足踏着波斯地毯,一步一步走向阶下,足底老茧与羊毛地毯摩擦发出的沙沙声,竟让熊忠孝不由自主地想起父亲擦拭刀鞘时那熟悉的动静,心中涌起一阵酸涩与思念。

老汗王走到熊忠孝面前,突然用汉语问道:“熊廷弼的种?”

说着,他伸出粗糙的手指,捏住少年的下巴,眼神紧紧盯着他,“听说广宁城破时,你父亲身中十二箭仍站着死?”

熊忠孝只觉得喉结滚动,一股血腥味在齿间蔓延开来。

他心中的愤怒如火山般爆发,猛地挣开努尔哈赤的桎梏,用女真语大声嘶吼道:“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你杀我父帅,他日必取你首级祭奠!”

这一声喊,充满了仇恨与决绝,在殿内久久回荡。

镶蓝旗旗主阿敏,听到这话,“铿然”一声拔出佩刀,可还没等他有所动作,代善己抢先一步,将腰刀贴着熊忠孝的脖颈划过,几缕碎发飘落,代善恶狠狠地说:“阿玛,让儿子砍了这小南蛮!”

刀光在熊忠孝眼前闪过,映亮了他眼中燃烧的火焰,那是对敌人的愤怒和复仇的决心。

努尔哈赤却突然放声大笑起来,笑声震得梁间悬着的海东青标本扑簌簌落灰,那猛禽的黄金眼罩上,还隐隐沾着熊廷弼的血迹,仿佛在提醒着众人那场惨烈的战争。

“当年李成梁没杀我,”老汗王一边笑着,一边用鎏金护甲上的狼头浮雕轻轻擦过熊忠孝的面颊,“今天我也不杀你。”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刮起狂风,狂风裹挟着雪粒子,如子弹般射进殿内,瞬间扑灭了半壁烛火。

整个殿内一下子暗了许多,阴影中,熊忠孝瞥见多尔衮正倚着蟠龙柱,悠然自得地把玩着鱼肠剑。

少年贝勒身着月白箭袖,上面绣着精致的银线云纹,仔细一看,竟是用父亲的战袍改的。

熊忠孝心中一阵刺痛,对多尔衮的恨意又增添了几分。

当努尔哈赤解下狼牙项链,挂在他颈间时,那冰凉的兽齿贴着他的心口,宛如毒蛇的獠牙,让他浑身不自在。

“给你取个新名字——阿克敦。”

老汗王用满语说道,一边说着,拇指还轻轻摩挲着少年锁骨处的箭疤,“我们女真话的意思是...”话还没说完,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侍卫们拖着一个披头散发的汉人走了进来,熊忠孝定睛一看,瞳孔骤缩——那人虽然满脸血污,但眉心的朱砂痣却像极了父亲帐下的火炮专家!

他心中一紧,不知道父亲的这位得力助手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第二回:敌营认子(中)孙元化被侍卫粗暴地按跪在熊皮地毯上,他的左腿不自然地扭曲着,那是被战马踩断的胫骨,每挪动一下都仿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这位徐光启的得意门生,曾经意气风发,如今却官袍破碎如絮,显得狼狈不堪。

但即便如此,他仍死死护着怀中的《火攻挈要》,那是他的心血,也是明军对抗后金的重要利器。

熊忠孝看着孙元化,指甲不由自主地掐进掌心,心中一阵绞痛。

他想起去年除夕夜,孙先生教他演算弹道的场景。

那时,温暖的红烛映照着火炮图纸,图纸上的线条仿佛都被赋予了生命,像极了辽东那绚烂的晚霞。

而如今,一切都己物是人非,他们身处敌营,前途未卜。

“少将军?”

孙元化突然嘶声喊道,那带着登州口音的话语,在周围满是女真话的包围中,显得格外刺耳。

代善听到这喊声,脸色一沉,再次拔出腰刀,刀尖挑起汉人书生的下巴,冷冷地说:“阿玛,这些南蛮互相认识,留着必是祸患!”

镶红旗旗主岳托也趁机附和道:“不如拖去喂海东青!”

皇太极站在一旁,轻抚着腰间玉带,上面嵌着的祖母绿闪着幽光,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他转向努尔哈赤时,语气依旧恭敬如常:“汗阿玛,孙先生通晓红夷大炮,范先生上月说过...”话还没说完,熊忠孝突然暴起。

少年心中充满了对孙元化的担忧和对敌人的愤怒,他用头槌猛地撞翻身后的侍卫,然后张开口,用染血的牙齿朝着代善的咽喉咬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多尔衮眼疾手快,鹿皮靴如闪电般踹中熊忠孝的膝窝。

熊忠孝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少年贝勒俯身靠近他,用汉语低声说道:“想报仇就得活着。”

那热气喷在熊忠孝的耳畔,让他不禁想起广宁城头父亲最后的眼神,那是对他的期望,期望他能活下去,为自己和死去的将士们报仇。

熊忠孝心中一凛,顿时清醒过来。

当他被镶白旗侍卫拽起时,看见孙元化正将半块饼塞进怀中,那饼渣落地的形状,竟是戚家军联络的暗号。

熊忠孝心中一动,明白孙元化是在传递某种信息,他们或许还有机会。

努尔哈赤看着这一切,熊忠孝胸前的狼牙项链随着他的挣扎晃荡着。

老汗王突然伸手,轻轻抚摸着熊忠孝额角的伤疤,问道:“这道疤,是抚顺关的佛朗机炮所伤?”

不待熊忠孝回答,他又转向多尔衮,说:“十西阿哥,你的海东青该换新猎物了。”

多尔衮听后,单膝点地,行了个漂亮的打千礼,箭袖滑落,露出手腕上的咬痕,那是五年前被熊廷弼亲兵所伤,仿佛在提醒着他与熊家的恩怨。

大玉儿躲在蟠龙柱后,手中的苏绣帕子被她绞成了麻花,脸上满是担忧的神色。

她看见熊忠孝被拖走时,悄悄地将半块玉佩塞进石砖缝隙。

就在这时,镶蓝旗的戈什哈过来清场,大玉儿慌忙后退,却不慎碰翻了萨满祭祀用的神鼓。

鼓面的人皮微微震颤,发出类似呜咽的闷响,仿佛是那些逝去灵魂的哭诉,让整个场景更加阴森恐怖。

驯鹰场建在浑河冰面上,此时,三百包衣阿哈正忙碌地用松木搭建鹰架。

寒风呼啸而过,吹得他们的衣衫猎猎作响。

多尔衮解下白狐裘,披在熊忠孝肩头,指尖有意无意地划过玉佩的轮廓,笑着说:“汉人的火器再利,终究抵不过猛禽的利爪。”

说罢,他扬手掀开黑绸,金笼中的海东青顿时怒张双翼,铁喙上还沾着人肉碎末,发出一声尖锐的唳叫,让人毛骨悚然。

熊忠孝站在冰面上,麻衣被朔风灌满,鼓鼓囊囊的。

他盯着冰层下游动的黑影,那是镶蓝旗抛尸形成的鱼群,在冰层下若隐若现,仿佛也在为这场残酷的斗争而胆寒。

当多尔衮将鹿皮手套抛来时,熊忠孝突然抓住他的手腕,目光坚定地说:“你们女真人,可敢与我比试熬鹰?”

河对岸的密林中,某个夜不收正举着望远镜,仔细记录着这一切,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时机。

第二回:敌营认子(下)海东青展开锋利的金爪,毫不留情地撕开熊忠孝的左肩,顿时,鲜血如泉涌般流出,在洁白的冰面上洒下一片触目惊心的血迹。

熊忠孝紧咬牙关,强忍着剧痛,将鹿肉含在口中,任由猛禽啄食。

这是女真最为残酷的熬鹰之法,驯鹰人需以自身的血肉,慢慢消磨猛禽那桀骜不驯的野性。

多尔衮紧紧握着嵌宝石的鹰哨,双眼紧紧盯着熊忠孝,突然发现这个汉人少年的眼神,竟比父汗精心豢养的猎豹还要明亮,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坚毅与不屈,让他心中不禁暗暗佩服。

“阿克敦!”

老汗王的呼声从观鹰台传来。

努尔哈赤身披黑貂大氅,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威严。

他手中把玩着熊廷弼的翡翠扳指,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注视着冰面上的熊忠孝。

熊忠孝恍若未闻,继续用满语哼唱着科尔沁长调,那歌声在寒风中飘荡,带着一种别样的悲凉。

这长调,是昨夜孙元化隔着牢墙教给他的,此刻,他仿佛从这歌声中汲取到了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东青的动作渐渐迟缓下来,或许是被熊忠孝的坚韧所打动,又或许是感受到了他身上那股不屈的意志。

突然,它收起翅膀,轻轻落在熊忠孝鲜血淋漓的臂膀上,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代善看到这一幕,愤怒地将手中的酒杯摔在冰面上,“咔嚓”一声,酒杯破碎,琥珀色的马奶酒渗进冰面的裂缝,仿佛也在为这场争斗而叹息。

皇太极则抚掌而笑,赞叹道:“好个熬鹰法,倒像是我们女真儿郎!”

大玉儿藏在侍女身后,紧张地看着这一切。

当她看到熊忠孝撕下衣襟裹伤时,露出了腰间暗藏的鱼肠剑,那剑穗的络子,与她昨日遗失的香囊丝线如出一辙。

她心中一惊,不禁对这个汉人少年多了几分好奇与关注。

三日后,祭天大典即将举行。

熊忠孝被迫换上镶白旗服饰,站在铜镜前,他看着镜中的自己,耳垂上的金环格外刺眼,那是多尔衮亲手为他穿上的“认亲礼”。

熊忠孝心中一阵厌恶,突然伸手扯断金环,血珠飞溅在镜面上,宛如沈阳城头燃起的烽火,充满了愤怒与反抗。

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队正蓝旗骑兵押着汉人俘虏缓缓经过。

熊忠孝不经意间瞥见其中一个瘸腿的身影,心中猛地一震——竟是孙元化!

他的左脚筋被挑断了,只能一瘸一拐地走着,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

熊忠孝心中一阵刺痛,对敌人的恨意愈发浓烈。

是夜,万籁俱寂,只有寒风在耳边呼啸。

熊忠孝摸进马厩,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带着孙元化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

他记得父亲说过,广宁军的夜袭多在寅时三刻,他希望能趁着这个时候,找到机会。

当他的手指触到多尔衮的乌云驹时,突然,暗处亮起火把,如同白昼。

代善手持腰刀,架在他的颈间,冷笑道:“小畜生果然要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声尖锐的海东青厉啸划破夜空,那猛禽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代善的面门首扑过去。

原来是熊忠孝暗中召唤了海东青,这只被他驯服的猛禽,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

多尔衮身着白蟒箭衣,出现在火光中,说道:“大哥怕是醉了,这是我的驯鹰奴。”

代善的刀尖在熊忠孝的咽喉处游移,眼中闪烁着犹豫与不甘,最终冷哼一声,收刀入鞘。

多尔衮拽着熊忠孝的后领,将他拖行数丈,突然低声笑道:“你当孙元化真是偶然被俘?”

熊忠孝心中一凛,听多尔衮的意思,难道这一切背后还有什么阴谋?

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担忧。

祭天台上的萨满鼓突然震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让人胆战心惊。

熊忠孝远远望见孙元化被押上柴堆,他心中一阵绝望。

汉人书生仰头饮尽葫芦里的酒,然后突然用拉丁文高喊:“Ad majorem Dei gloriam!”

这是徐光启教他们的圣言,仿佛在向这个世界宣告着他的信仰和不屈。

当火把坠落,柴堆燃起熊熊大火的瞬间,浑河对岸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宁远城的红夷大炮轰塌了界藩城墙!

那声巨响,仿佛是命运的转折点,为这个充满阴谋与斗争的夜晚,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熊忠孝望着那冲天的火光,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和这场战争的局势,都将随着这声巨响,发生巨大的改变。

他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活下去,为父亲、为孙元化,为所有死去的人报仇雪恨,找到真相,改变这残酷的现实。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桂ICP备202505387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