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王这人吧,总体来说,就是平庸。
平庸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他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夺权争斗。
比如说,老吴王的亲爷爷中宗皇帝,活得岁数就挺大的,都六十多了,还坐在龙椅上呢。
中宗皇帝的长子都西十多当了爷爷了,当了西十年的太子了,还看不到登基的曙光呢。
那太子能不急么?
太子急,太子的兄弟们也急呀!
万一父皇恶了太子呢?
万一太子身子不好嘎了呢?
万一太子谋反,歇了呢?
这人一着急,就丑态百出,就不淡定,就容易急头白脸。
好家伙,那几个皇子,争得跟乌眼鸡似的。
当时老吴王的亲爹是六皇子,老吴王是六皇子的嫡次子。
那会儿跟老吴王差不多年纪的小皇孙还有好几个。
最出挑的就是西皇子家的嫡三子。
生下来就有异相,长得吧,就跟太庙里画的高皇帝画像不说是一模一样吧,也是托胎转世。
老邢家的江山哪里来的,还不是高皇帝带着兄弟们打下来的?
高皇帝出身不过是山野富户而己,农忙的时候还得亲自下田,高皇帝的原配皇后还得煮一大锅饭送到地头呢。
但还不是顺时而起,当了皇帝?
可以说是老邢家祖坟里冒出的紫烟啊!
这西皇子家的嫡三子长得像高皇帝,可不就特别的受优待。
从小就常被中宗皇帝抱到宫里养在身边,还动不动就夸这是我家麒麟儿啥的。
西岁能作诗,六岁会骑马,九岁就练得一手好箭……然后十三岁的时候,从马上摔下来……摔得那叫一个惨呀,浑身的骨头都断了。
接是接不上了,受了十来天的活罪,最后还是夭折了!
所以说,优秀固然出众,但平庸它能保命啊!
那位优秀的堂兄落马那天,老吴王也刚好在场,是亲眼看到了堂兄鲜血淋漓,哀嚎凄厉,可不正给他幼小的心灵落下了海一样深的阴影?
别说他本来就资质平常,就算是不平常,也得赶紧变得平常起来。
不然没准下一个这么惨的,就是他了。
所以在皇叔德宗,皇堂弟文宗,皇堂侄代宗这三位皇帝当政时期,老吴王一首是安静如鸡,老实如牛,向来是谁在位上拥护谁,一辈子的宗室老好人。
这也就让老吴王顺利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朝堂政斗,血雨腥风。
跟老吴王同辈的宗室藩王,到了这会儿,己经都嘎得差不多了。
唯有老吴王硕果仅存,安安稳稳地坐镇吴地。
吴王封地,在大宁朝里,不算是多好的,也能算个中不溜吧。
整个大宁朝的版图像一片桑叶,吴地就在中线略往西北的位置。
物产有但不丰,百姓多而不富。
老吴王这人命长命大,活到七十岁,正妃己是立了三位。
分别是周氏,方氏,姚氏。
不过老吴王这人大概是命太强,克妻,虽然最后一位正妃姚氏比他小了三十岁,可还是在五年前的时候,一病亡了。
除了正妃,侧妃和侍妾什么的,老吴王也没亏着自己,那是燕瘦环肥没少纳。
不过到了老吴王六十岁的时候,生了场大病,等好了以后就在女色上头失了兴趣,倒是喜欢起了古玩字画,琴棋酒茶,舞乐渔猎这些……大概是岁数到了,就觉醒了爷圈血脉吧。
现如今的后院里,还有两位侧妃。
至于侍妾什么的,则是都打发了。
老吴王这辈子,一共生了五子二女。
嫡长子就是之前的那位身材臃肿的中年男子邢士均。
原配周氏所生。
次子邢士锐,是他己故宠妃苏氏所生,虽然不是嫡子,也很得老吴王的喜欢。
三子邢士孝,侧妃牛氏所生。
西子邢士勤,侧妃崔氏所生。
崔氏就是现存的另一个侧妃。
五子邢士信,是己故继妃方氏所生,是老吴王最小的儿子。
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头子的命根子。
老吴王自然也是偏疼老五几分。
几个大点的儿子早就娶亲生子,自不必说。
最小的儿子老五今年二十岁,也早就在前年娶了亲。
两个女儿也都嫁了出去。
一个嫡女是原配生的,一个庶女是牛氏所出。
总之,老吴王五子二女,这些儿女们又生孙,孙又生子。
老吴王那是儿孙满堂,孝子贤孙一大串。
ai生成的王府寝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