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宋钦宗的许可后,赵谌便紧锣密鼓地筹备起南下事宜。
他亲自去应天书院拜访,与那些心怀天下、热血激昂的学子们交谈。
他向他们描绘未来的抗金大业,讲述南方的战略意义,那些原本就渴望报国的学子们,在赵谌充满激情与远见的话语中,纷纷响应,愿意追随他南下。
出发那日,阳光洒在汴京的城墙上,映出一片金黄。
赵谌骑着一匹矫健的黑马,身着精致的锦袍,腰佩长剑,虽面容稚嫩,可眼神中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
吴革力率领着几百侍卫,整齐列队,身后是应天书院的学子,他们背着行囊,带着书卷,眼中满是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李纲与种师道也在队伍之中,两人虽对被调离汴京心存疑惑,但见是太子的安排,也只能按捺住心中的不解,随队前行。
赵谌和朱皇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汴梁城,赵谌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赵谌命令全军马不停蹄的,包括朱皇后带领的家眷都没停过,终于到了建康城,也就是现在的南京,赵谌决定休整一下,在临时营地,接见了李纲和种师道。
在李纲和种师道来了,赵谌就立马起身躬身施礼,说到小王见过尚书右丞和种帅。
就看到种师道马上单膝下跪说到臣见过太子殿下,而李纲则躬身施礼同时说到见过太子殿下,赵谌说到快快免礼,本王只是一个十二岁孩童我和母后以后还仰仗二位肱骨之臣,其实朱皇后也不过是26岁,要是现代的话也是半大孩子,但是在封建社会,孩子八岁都有娶童养媳的,十三西岁的女孩都有做妈妈的,所以在官宦之家的人都成熟的比较早。
赵谌接着说到,李相和种帅,对于金国这次大举来犯有什么看法。
就听李纲说到,金军这次大举来犯,和上次不一样,上次金国,只来的几万金军,就是来来抢劫的,并没有想侵占我大宋河山的想法,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这次金国分东西两路来犯我大宋,东路由完颜宗望领五万大军攻打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五万大军首扑太原,看这次来势汹汹,估计最多三个月,就能攻打到汴梁城下,赵谌听完李纲说完,就激动起来,不亏是两宋抗金名将,竟然能分析的怎么精准,历史记载金国两路大军,八月份开始大举进攻北宋,在十一月就攻下汴梁,把宋钦宗和宋徽宗一起拘禁带到了金国。
赵谌接着问道,种帅有什么退敌良策吗?
种师道说到,金国两路大军,远途奔袭而来,一路拼杀,到了汴梁城,也会疲惫不堪,可以让各路勤王大军围在汴梁城下,在金军立足未稳是的可以派多股奇兵晚上截营。
金军必会大乱,那是在让各路勤王大军一起杀出,金兵必败。
赵谌听完说到此计甚妙,但是我就怕父皇未必会听从种帅的,父皇一向优柔寡断,又恐惧金国铁骑,再就是朝中奸臣当道,李邦彦等奸臣之言怕父皇不会听从这等肺腑之言。
赵谌说完看向二人,从二人眼神中看到了一些不可思议,看向赵谌的眼神也少了很多轻视。
其实赵谌心里有好多想法,但是路得一步一步的走,赵谌接着说到,而且父皇还迷信泼皮郭京的六甲神兵,郭京这泼皮无赖,仗着会些杂耍欺骗父皇,父皇还真就信了,我以为郭京这泼皮的六甲神兵,应该不堪一击,这也是一个危险的棋子啊,我恐怕这次汴京城凶多吉少。
希望李相,马上联络各地勤王大军,来临安见我,我们和各路勤王将军商量后马上发兵支援父皇。
种帅可在临安当地带着你的一万精锐部队招兵买马,训练新军。
种师道说到尊太子令。
一路上,赵谌与李纲、种师道彻夜长谈。
他向李纲请教守城之策,探讨如何改良军制,提升宋军的战斗力;又向种师道询问西北战事,了解金国军队的特点与弱点。
李纲惊讶于太子对军事的见解,种师道也对这个年少的太子刮目相看,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当队伍行至一处山林时,突然遭遇了一伙山贼的袭击。
这些山贼手持利刃,从山林中呼啸而出,妄图抢夺财物。
赵谌却不慌不忙,他迅速指挥侍卫们列阵,将学子与匠师们护在中间。
吴革力一马当先,冲入山贼群中,如猛虎下山般勇猛。
赵谌则在阵中观察着战局,适时发出指令,他的指挥如臂使指,侍卫们紧密配合,不一会儿便将山贼击退。
经过此次事件,队伍中的众人对赵谌更加信服。
他们意识到,这位看似年幼的太子,实则有着非凡的勇气与智慧。
终于,他们抵达了临安。
临安城一片繁华,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
赵谌在城中选了一处宽敞的府邸作为临时驻地,立刻着手训练兵马。
他按照现代的军事理念,制定了新的训练计划,将士兵们分成不同的小队,进行格斗、射箭、战术配合等训练。
李纲与种师道也全力协助,李纲负责整顿军纪,种师道则传授士兵们实战经验。
与此同时,赵谌还派人在城中招募新兵,扩充军队。
他深知,要想抵御金兵,仅凭现有的兵力远远不够。
他张贴告示,承诺给予新兵优厚的待遇,一时间,前来报名的青年络绎不绝。
而在汴京,宋钦宗在赵谌离开后,虽有了更多的兵力,但朝政依旧被奸臣把持。
李邦彦等人不断进谗言,蛊惑宋钦宗,使得朝堂之上一片乌烟瘴气。
赵谌在临安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知道,汴京的局势愈发危急,自己必须加快筹备的速度,随时准备救援汴京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