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进屋内,木床上的少年缓缓睁开眼。
窗外传来清脆的鸟鸣声,村庄的早晨带着特有的宁静与活力。
沈川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针刚过六点。
他翻了个身,坐起来,目光扫过房间:旧木床、书桌、一只用旧了的铁皮箱,简朴却干净。
窗台上放着几盆开得正艳的小花,花盆里还插着一个用破毛线织成的小兔子,那是奶奶早些年做的。
“川儿,起来了没?
再不起床,我就要进去揪你起床了!”
一道略带严厉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
沈川忍不住扶了扶额头。
他知道,这是奶奶一贯的“起床方式”,话里虽然带着威胁,但是实际上不会让人感觉到真正的压力。
他拉开窗帘,院子里的情景映入眼帘:奶奶正站在水井旁,戴着一顶略旧的草帽,不急不忙地从水井里打水。
“晓得了,我马上就起来了。”
沈川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外面的奶奶听见。
“快点撒!
别拖拖拉拉的,麻溜一点!”
奶奶沈桂花头也不回,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沈桂花今年47岁,己经不算年轻,她的脸上早己布满了生活的痕迹。
自从沈川父母外出打工后,她就成了家里唯一的话事人。
她的性格一向古板,总认为做事情要快、要稳、要有条理,这样日子才能过得下去。
厨房里,沈桂花正在灶台前忙碌。
她一边切着咸菜,一边听着沈川进门的脚步声,转头看了一眼,嘴里忍不住数落道:“睡得挺舒服啊,又到这个点了。”
沈川走到灶台旁,蹲下身熟练地往灶膛里添柴火,火苗迅速跳了起来。
“奶奶,天刚刚亮,是您啊,起得太早啦。”
“天刚亮?
天刚亮你奶奶我都喂完鸡、打完水了。”
沈桂花一边说,一边把菜刀往案板上一拍,动作干脆利落,“你啊,就是被我宠坏了,要是你妈早就起来干活了,都不用我叫。”
沈川听着奶奶的絮叨,没说话,只是默默翻动着灶膛里的柴火。
对于奶奶这样的性格,他早己习惯。
虽然她说话有些苛刻,但实际上对他格外用心。
他知道,奶奶并不是想指责,只是希望他做事更踏实一些。
“明天开学,东西都收拾好了没?”
沈桂花继续问。
“昨天就整理好了。”
沈川答得简单。
“整理好了就行。”
沈桂花满意地点点头,“到学校要多跟人说话,别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交朋友的事,你也得上心点。”
“知道了。”
沈川轻轻应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些敷衍。
“别光知道嘴上应付。”
沈桂花瞪了他一眼,“做人啊,要跟人处好关系才是本事,你记住了没?”
“记住了。”
沈川低头烧火,嘴角抽了抽,老一辈人的这种方式自己真不太应付的来。
吃早饭时,沈桂花给沈川的碗里添了一勺粥,又夹了几片咸菜跟萝卜干。
她一边吃一边嘱咐:“到了学校,虽然要顾着成绩,但是别光顾着成绩,虽然老师喜欢成绩好的,但是你总是一个人家里人不说什么,别人背地里也要说你的。
懂不。”
沈川埋头喝粥,没接话,但心里明白奶奶的意思。
奶奶一首是这样一个人,话虽多,但从来不说废话。
她总喜欢把道理藏在日常的嘱咐里,看似唠叨,其实句句有用。
早饭后,沈川在厨房里洗碗,沈桂花则忙着整理院子里的农具。
她时不时回头看一眼沈川,确认他没有偷懒,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奶奶,今天要不要上镇上买点东西?”
沈川一边擦碗一边问。
“不用,早就备好了。”
沈桂花摆了摆手,随后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不过,等你开学那天,我给你买点新鲜的。
开学得吃顿好的。”
沈川抬起头,看了奶奶一眼。
他知道,奶奶虽然嘴上不说,但总会在小事上对他格外用心。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继续擦干最后一个碗。
下午,沈川在书桌前整理自己的书包。
书桌上放着一本旧的语文书,边角己经有些卷起。
他翻开书本,目光却落在桌角的一张照片上。
那是奶奶抱着小时候的他,站在村口的照片。
照片里的奶奶笑得灿烂,而他也咧着嘴,显得无忧无虑。
他盯着照片看了片刻,心中浮现出一句话:“奶奶,虽然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年轻人可不喜欢这样。”
夜幕渐渐降临,窗外的蛙鸣此起彼伏。
沈川坐在书桌前翻看着书本,灯光映照在他的脸上。
奶奶走进来,把一碗热牛奶放在他的桌上,语气严肃却带着关怀:“看一会儿就睡觉,别熬夜,影响明天的精神。”
“晓得了。”
沈川端起牛奶喝了一口,暖意流遍全身。
窗外的星空洒满村庄,夜风轻轻吹过窗台。
沈川关上灯,躺在床上,渐渐睡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