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宫内,秋风萧瑟,落叶纷飞。
一座古朴的学堂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这里是清朝官宦子弟求学的咸安宫官学。
学堂内,一群少年正襟危坐,朗朗读书声此起彼伏。
而在角落的一张旧书桌旁,坐着一个面色蜡黄、身形瘦削的少年,他便是和珅。
和珅手中紧握着一块己经磨得发亮的砚台,目光时而落在书页上,时而凝视窗外,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坚毅与沉思。
他轻声诵读着《论语》中的篇章,声音虽低,却字字清晰,透着一股不屈的劲头。
“和珅,你又在发什么呆?”
一个身着华丽衣裳的少年突然站起身来,指着和珅大声说道。
这少年名叫纳兰桢,是朝中纳兰大人的独子,平日里仗着家世背景,在学堂里横行霸道。
和珅抬起头,目光平静地与纳兰桢对视,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我在读书,纳兰公子有何指教?”
纳兰桢冷笑一声,走到和珅桌前,一把夺过他的书本,高高举起:“哼,就你这穷酸样,也配读圣贤书?
你父亲不过是个没落的小官,如今又死了,你以为你还能有什么出息?”
和珅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首视纳兰桢,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纳兰公子,家道中落非我所愿,但人穷志不短。
我和珅虽出身贫寒,却也有一颗向上的心。
圣贤之书,非富贵所能专享,我读之,只为求取真知,明辨是非。”
学堂内的其他学生纷纷侧目,有的窃笑,有的则投来同情的目光。
纳兰桢显然没料到和珅会如此镇定自若地反驳自己,一时语塞,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就在这时,学堂的先生走了进来,见状问道:“何事喧哗?”
纳兰桢见状,连忙将书本扔回和珅桌上,冷哼一声:“没事,先生,不过是和珅这小子在自言自语罢了。”
先生瞥了和珅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知道和珅家境贫寒,却从未见他有过半句怨言,反而学习刻苦,聪慧过人。
于是,先生轻咳一声,说道:“诸位学子,读书之人,当以修身为本,切莫因一时之气,失了风度。
和珅,你坐下继续读书吧。”
和珅微微点头,坐回原位,心中却泛起一阵波澜。
他想起自己幼年时父母双亡,家道中落,生活的艰辛让他早早洞悉了人间冷暖。
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他坚信,只要努力,总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改变命运。
夜晚,咸安宫内一片寂静,只有几盏昏黄的灯火在风中摇曳。
和珅独自坐在书桌前,借着微弱的灯光,翻阅着借来的书籍。
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和珅,这么晚了还不休息?”
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是和珅在学堂中唯一的朋友,刘全。
和珅抬起头,微微一笑:“全哥,你呢?
怎么也没睡?”
刘全走到和珅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看你每日都如此刻苦,心中实在不忍。
和珅,你的才学在学堂里是有目共睹的,将来定能有所作为。”
和珅苦笑一声:“全哥,你就别安慰我了。
我深知自己出身贫寒,若想在这世道上立足,唯有加倍努力才行。”
刘全沉默片刻,然后说道:“和珅,我相信你。
你有着不同常人的智慧和坚韧,将来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只是,你也要保重身体啊。”
和珅感激地点点头:“全哥,你放心,我会注意的。
只是,这世上的路,从来都不好走。
我唯有一步步踏实前行,方能不负此生。”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咸安宫的青砖灰瓦上,也洒在了和珅那瘦削却坚定的身影上。
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无论风雨,都要一往无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