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站在琉璃厂古玩市场的入口,深吸一口气。
初春的风还带着些许寒意,劫吹不散她内心的激动。
这是1983年的北京,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大地,古玩市场也迎来了新的生机。
她摸了摸腕间的玉镯,温润的触感让她心安。
这只玉镯是她三天前在一家不起眼的古董店里发现的,当时她只是随手拿起看了看,却突然感觉眼前一花,脑海中浮现出这只玉镯的来历—清代中期,和田玉,出自苏州玉雕名家之手。
更神奇的是,当她放下玉镯,这种能力并没有消失。
她试着去触碰店里的其他物件,每一件都能看到它们的历史和真伪。
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将彻底改变。
“小姑娘,买点什么?
“摊主的招呼声打断了她的回忆”林小满蹲下身,目光扫过摊位上的物件。
突然,她的视线被一只青花瓷碗吸引。
当她伸手触碰的瞬间,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信息:明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窑,青花缠枝莲纹碗。
她的心跳陡然加快。
这只碗的品相并不算好,碗口有一道细小的裂纹,釉面也有些磨损,摊主显然没有认出它的真正价值。
“这个碗多少钱?
“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留着两撇八字胡:“哟,小姑娘眼光不错啊,这可是清代的青花瓷,你看这花纹多漂亮”林小满在心里暗笑,这摊主果然不识货。
她装作犹豫的样子:“可是这碗有裂啊,而且釉面都磨损了。”
“哎呀,古董嘛,有点瑕疵很正常。
这样吧,看你是个小姑娘,给八十块钱拿走。”
林小满摇摇头:“太贵了,我最多出三十。”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西十五元成交。
林小满小心翼翼地把碗包好,放进随身携带的布包里。
她知道,这只碗至少值两千元。
接下来的一整天,她都在各个摊位间穿梭。
凭借玉镯赋予的能力,她很快又发现了几件被低估的宝贝:一枚清代的翡翠扳指,一对明代的铜鎏金佛像,还有一幅民国时期的山水画。
当她准备离开时,突然被一个不起眼的摊位吸引。
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摊位上摆着几件青铜器。
她的目光落在一只青铜爵上,伸手触碰的瞬间,脑海中浮现的信息让她差点惊呼出声—商代晚期,青铜爵,出自安阳殷墟。
她的手指微微发抖。
这件青铜器的价值,己经不是用钱能衡量的了。
“老先生,这个青铜爵怎么卖?
“她强压着激动问道。
老者抬眼看了看她:“小姑娘懂青銅器?”
“略懂一些。”
林小满谨慎地回答,“这个爵看起来挺特别的。”
老者叹了口气:“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要不是家里实在困难⋯”他伸出五根手指,“五百块,少一分都不卖。”
这个价格在1983年堪称天价,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但林小满知道,这件青铜器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能便宜点吗?
“她试探着问。
老者摇摇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东西,要不是…”他说着说着,眼圈竟然红了。
林小满咬了咬牙:“好,五百就五百。”
她掏出今天赚的钱,又去附近的银行取了存款,终于凑够了五百块。
当她抱着青铜爵离开时,感觉自己的心跳快得几乎要跳出胸腔。
她知道,自己的人生,从今天起将彻底改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