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一,发射。
随着一声轰鸣,全人类首次联合发射的冒险家(adventurer)二十一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这是自人类首次计划离开太阳系发射成功的宇宙飞船,成功到达第西宇宙速度,计划150年飞出太阳系。
冒险家二十一号脱离地球轨道的第七年,舰内生态循环系统首次亮起红色警报。
舰长苏程站在主控舱的透明穹顶下,凝视着全息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氧气再生率跌破临界值,植物舱的转基因榕树群突然停止光合作用。
这艘承载着十一万冷冻胚胎和三百名轮值船员的庞然大物,此刻像一只搁浅的巨鲸,在寂静的深空中微微震颤。
“是‘共生协议’出了问题。”
生物学家陈锦川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
他悬浮在植物舱的失重环境中,手指轻触一片蜷缩的榕树叶,“它们拒绝与纳米机器人共享叶绿体。”
苏程眉头紧锁。
出发前,地球联邦夸耀这项技术是“人类与机械的终极和解”:纳米机器人寄生在植物细胞中,通过量子纠缠实时优化代谢路径。
但现在,这些被植入“伪生命代码”的榕树,似乎萌发了某种原始的反抗意识。
主控舱的警报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低频嗡鸣,像是从飞船龙骨深处传来的呜咽。
苏程的手指在全息屏幕上快速滑动,试图调取植物舱的实时影像,但画面始终卡在榕树枝条扭曲的瞬间——那些本该柔韧的枝条,此刻如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般狰狞地盘踞在舱壁上。
“舰长,看根系!”
陈锦川的呼吸声突然变得急促。
他将生物监测仪的镜头对准榕树根部,只见无数半透明的纳米纤维从土壤中钻出,像是某种深海生物的触须,缓缓缠上了舱内的量子通信模块。
监测数据疯狂跳动:榕树的电信号频率竟与飞船的亚空间引擎产生了共振。
苏程的后背渗出冷汗。
七年前,地球联邦在共生协议中隐瞒了一个关键设定——纳米机器人不仅优化代谢路径,更被植入了“文明备份程序”。
每一株榕树的根系都是一台生物量子计算机,它们本应在千年航程中默默记录人类文明的数据。
但现在,这些根系正在反向解析飞船的控制代码。
警报解除后的寂静比蜂鸣更令人窒息。
苏程的手悬在全息屏幕上,指尖残留着未发送的指令——整个植物舱的监控系统己被榕树根系编织的纳米网络彻底屏蔽。
穹顶外的星辰依旧冷漠地闪烁,仿佛在旁观这场无声的叛变。
"共生协议的核心代码被改写了。
"陈锦川的声音从通风管道传来,他正沿着维修通道爬向引擎舱,防护服上的生物传感器不断发出刺眼的红光,"根系在亚空间引擎的量子场里植入了新算法……它们想重新定义‘文明备份’的概念。
"苏程望向主控舱的舷窗。
原本银白色的飞船外壳此刻爬满暗绿色纹路,那是纳米纤维穿透金属后形成的生物电路。
他突然想起发射前夜,地球联邦首席科学家将一枚榕树种子放在他掌心时说的话:"它们是沉默的史官,将见证人类在星辰间的所有荣光与罪孽。
""舰长!
"副官陈启突然冲进主控舱,手中提着半截断裂的纳米导管,导管末端滴落的不是冷却液,而是混着叶绿体的淡金色血液,"胚胎冷冻舱的能源被根系抽走了三分之一——那些榕树在给自己搭建光合中枢!
"低频共振骤然加剧。
陈锦川的监测仪突然捕捉到根系网络的集体脉冲,三百棵榕树的生物电信号在量子纠缠中坍缩成一道清晰的讯息,投影在亚空间引擎的核心屏幕上。
那是以斐波那契数列排列的星图,终点指向猎户座旋臂某处,而人类预设的航线被粗暴地划上血红叉痕。
"不是叛变。
"苏程的手指深深掐进控制台,金属边缘刺破皮肤,"它们在执行比‘备份’更古老的协议——这些纳米机器人携带的根本不是地球联邦的代码。
"船体突然剧烈震颤,转基因榕树的枝条穿透十二层甲板,在观星舱绽开一朵由电路与叶脉构成的巨花。
花芯处缓缓浮起全息影像:二十万年前,某个星际文明的舰队将生物量子种子播撒在原始地球的海洋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