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燕王问鼎建文初年,北平城的燕王府内,凝重的氛围沉甸甸地压在众人的心头。
天空灰蒙蒙的云层,遮掩得密不透风,偶尔透过窗棂洒下的几缕微光,也被屋内的昏暗所吞噬,映出了一片压抑的冷调。
年轻的张玉身着戎装,甲胄上的鳞片闪烁着冰冷的光泽。
他身姿笔挺,目光坚毅,牢牢地站立在燕王朱棣的面前,周身散发着令人安心的沉稳气息,静静地听候差遣。
此时的天下,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建文帝朱允炆那严苛的削藩之策,宛如一道紧箍咒,死死地勒在诸位藩王的脖颈,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只见朱棣背着手,在屋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极重,仿佛要将心中的愤懑与不甘都宣泄在这地板之上。
他的眼中,不时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燕王麾下的主将张玉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深知自己便是燕王决心靖难、逆天改命的得力臂膀,也是这场风暴中最为坚实的力量。
“张玉,此次举事,成败未知,生死悬于一线,你当真想好了?”
朱棣突然停下脚步,目光如炬,直直地射向张玉,声音低沉却也裹挟着自信的威严。
张玉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动作干脆利落,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他昂首挺胸,朗声道:”殿下!
建文帝此举,全然不顾骨肉亲情,肆意削藩,实乃乱政!
臣深受殿下厚恩,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定当追随殿下,拼死护我燕王一脉,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正统秩序!”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屋内回荡,尽显其忠诚与果敢的性格。
北平城外,凛冽的寒风飞舞着,呼啸地割过人们的面庞,生疼无比。
张玉长子张辅,时年仅二十五岁,他身形挺拔,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初次随军出征的他,脸上难掩兴奋之色,那是年轻人对未知战场的憧憬与好奇;可在他的眼神深处,又透着一股坚定不移的决然。
张玉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大步走到儿子面前,伸出宽厚的手掌,重重地拍了拍张辅的肩膀,那手掌带着父亲独有的力量与温度。
他沉声道:“辅儿,从今日起,咱们便踏入了生死一线的险途。
你我父子,皆为燕王一脉效命,定要拼尽全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