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府内一片死寂,像是腥风血雨前的平静,乌云压得很低,豆大的雨点很快落下,“啪”“啪”地打在青石板上,禁军围住了镇国公府。
宫里很快来了消息:镇国公楚参与齐王谋反未遂,证据确凿,今镇国公府楚参等人处以死刑,女眷与孩童一律流放,镇国公之子楚琼大义灭亲,提供了镇国公与齐王密谋的主要信件,功不可没,封为成国公,食邑三千户……“楚琼,你是不是忘了你自己姓什么!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你都忘了吗!是我将你抚养长大,你忘恩负义……”禁军架住了楚参,楚参气急败坏地想要摆脱桎梏,楚参还想说话,就被宫里来的人堵住了嘴。
楚琼一身玄色的劲装半倚着红木的门框,一脸淡漠地看着楚参被拖走。
顷刻间,偌大的镇国公府变得空荡荡。
“砰——”一声镇国公府的大门关上,关住了楚琼前十七年的不堪。
自此楚琼成了燕朝开朝一百多年以来最年轻的国公。
但是他资历尚浅,封国公的原因也备受议论,成国公一时成了虚名,楚琼在朝中毫无建树,不少人上奏弹劾他尸位素餐。
首到太子萧晏登基,才出现了转机。
楚琼无父无母,二十岁及冠礼,成国公府只寥寥几个宾客……“陛下驾到——”宦官尖锐的声音响起,划破成国公府的死寂,整整二十年,楚琼终于等到所有知情人都不在了,那他也可以不用再遮掩他的狼子野心。
“楚琼,字远赢。”
楚琼把玉冠加在自己的发顶,加冠之礼本应该由长辈来行,可楚琼没有至亲的长辈了,也不需要。
……“你这个破鞋,破鞋!敢顶撞夫人,看我不打死你!”镇国公夫人沈氏的大丫鬟又在刁难茵娘,茵娘是楚琼的生母。
这是沈氏嫁到国公府的第三年,她依然没有身孕,而茵娘这个风尘女子的儿子己经七岁了。
沈氏烦躁地听着茵娘的惨叫声,对那个动手的大丫鬟说,“兰儿,别在这儿动手,老爷就快回来了,让他听到了成何体统。”
茵娘被几个杂役拽着胳膊架走。
沈氏回过头,就在小径深处看到了那个穿着不合身的衣服的孩童。
这个瘦弱的小男孩正是七岁的楚琼,镇国公唯一的儿子。
沈氏向小楚琼招招手,楚琼没有动,沈氏冷笑一声,开口:“过来,今晚准你吃饭。”
小楚琼闻言才有了动作。
“夫人的意思是,爬过去。”
兰儿挡在了小楚琼的面前。
小楚琼愣了愣,咕咕响的肚子不允许他不听话,于是他趴在了地上……楚琼从榻上醒来,许是因为近来劳累,竟又梦到十七岁以前那些事了。
天己经亮了,今日早朝,定然要议边疆战事,他在边关的暗线来报,北朔早己开始备战,近来骚扰频繁,定然是在挑衅可是要与北朔开战,定然要通过小宛那一片,而小宛的立场游移不定,萧晏又要维持他明君的形象,定然不会轻易地发动战争劳民伤财。
早朝定然又要吵翻天了,楚琼光是想想都有些烦躁。
果不其然,朝堂之上,那一个个文官口中念着“止戈为武,以战止战。
兵戈既息,武事遂罢。”
而那一个个武官粗犷着嗓子喊着要给北朔点颜色看看。
楚琼对上龙椅上的目光,瞬间意会。
楚琼提高音量开口,“臣以为,应当与北朔开战,北方本就苦寒,本不应该开战劳民伤财,可依礼部大人们所言,送公主去和亲也并非什么长久之际,若周边其他蛮夷纷纷效仿北朔,试问各位礼部的大人们,皇室宗室是否有那么多公主可以送去和亲,还是说要册封各位大人的爱女为公主,然后送往边疆的蛮夷之地吗?”
楚琼的目光掠过刚刚几个吵得很凶的文官,眼中满是审问,萧晏登基后这几年里楚琼不论是在平定叛乱还是在修订律法之上都有建树,可谓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没有几个人敢与他叫板,楚琼收回目光,继续道:“所谓和谈只会成为我们大燕向北朔低头的证据,大燕堂堂天朝上国,如何能被蛮夷逼得一退再退,陛下,此番一战不是无用的劳民伤财,而是捍卫国威啊!”
楚琼的话音落下,文官都沉默了,武官却被这一番话说得沸腾起来,他们嘴笨,说不过那群唾沫星子横飞的老家伙,可是定国公文武双全啊。
“好,定国公所言极是啊,老师,您觉得呢?”
萧晏看向太师沈著,楚琼也看向那个花白了头发的人,说起来楚琼还得叫他一声外祖父呢。
刚刚殿内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一言不发。
“老臣以成国公说得极是,此战该战,只是何人领兵去战,也是该慎重决定的。”
沈著的话音落下,就有好几个跃跃欲试的武官就要出列,可惜被人抢了先。
“臣想自荐。”
楚琼的声音不卑不亢,好像他真的是什么很谦虚的人。
“老师,您觉得呢?”
萧晏看向沈著,就像学生在问老师一个普通的问题。
“老臣以为成国公很适合。
成国公虽然年纪轻轻,但领兵能力定然不在殿内其他将帅之下,此番带兵攻打北朔定然能够大获全胜。”
领兵出征不是一月两月就能回来的,也没有能确定楚琼能不能活着回来,沈著的眼中闪过一丝晦暗。
“好,那便如此,任成国公楚琼为大将军,沈淮为将军。”
早朝结束,难免有些多嘴的人。
“你说这沈太师怎么想的,他不是和成国公不睦吗?
这么一个香饽饽就让出去了?”
“你知道什么,边疆死个人,追究起来就难了,不然沈侍郎好好待在兵部不好吗?”
“说什么呢!不要命了!”这才止住了话头……楚琼当然知道沈著不会轻易放过他,此次沈著把沈淮送上门来,那他就不会辜负沈著的良苦用心的。
十日后,楚琼领着十万将士出征,奔赴北疆。
出征前夜,萧晏一封密函请他入宫,在楚琼面前,萧晏从不遮掩,他们相识八年多,萧晏早己绝对地信任楚琼。
萧晏私下还是喜欢叫楚琼的字,仿佛这样就能营造淡化两人间的君臣关系,“远赢,小宛产良马,大燕缺良马,如若小宛依旧游移不定,就……”话不用多说,楚琼也明白。
“臣领命。”
楚琼应声,他还是臣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