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长江第六号洪峰过境。
陆卫国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冲锋舟在湍急的江面上剧烈颠簸。
远处堤坝缺口处,几十个沙包正随着旋涡打转,像被巨兽撕碎的鳞片。
"再快些!
"他对着操舵的武警战士吼道,迷彩服前襟渗出的血迹在暴雨中晕开,那是三小时前转移群众时被钢筋划开的伤口。
"陆县长!
医疗队马上到!
"通讯兵话音未落,冲锋舟突然被横亘的树干撞得侧翻。
浑浊的江水灌进口鼻的瞬间,他恍惚看见七十岁的老母亲在安置点抱着热粥碗——那碗本该今早送到她床头的长寿面。
"哥!
"少女清亮的呼唤刺破混沌,陆卫国猛地睁开眼。
竹编蚊帐被夏风掀起一角,斑驳阳光正落在枕边的搪瓷缸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红字刺得他眼眶发酸。
木门吱呀作响,扎着麻花辫的少女端着陶碗探头:"再睡要扣工分啦!
"这是1975年7月15日,他十六岁的妹妹陆小芸溺亡前三天。
"当啷"一声,搪瓷缸被撞翻在地。
陆卫国赤脚冲下土炕,死死攥住妹妹温热的手腕。
墙头糊着《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旧报纸,五斗柜上摆着印有"奖给先进生产队"的玻璃镜框——这些记忆深处的物件此刻都蒙着层水雾,像浸在泪水里的旧照片。
"哥你咋了?
"小芸被他吓住,碗里的红薯粥晃出涟漪。
陆卫国颤抖着摸向妹妹后颈,那里本该有道月牙形疤痕,是当年捞尸时被礁石划破的。
院外传来生产队的上工哨,蝉鸣突然尖锐起来。
陆卫国抓起挂在门后的草帽扣在头上,粗粝的帽檐刮过额头,真实的痛感让他浑身战栗。
前世的记忆如泄洪般奔涌:西十年仕途沉浮,小妹溺亡后母亲一夜白头,还有那个改变命运的暴雨夜......"今天别去洗衣服。
"他嗓子发紧,目光扫过墙角的木盆,"后晌我带你去公社换鸡蛋。
"小芸扑哧笑出声:"哥睡迷糊啦?
昨儿才说洗衣裳能挣两个工分......"话音未落,村口老槐树下的铜钟突然炸响,铛铛铛连敲十二下——这是紧急集合令。
陆卫国抄起立在门边的铁锹就往外跑。
经过灶台时瞥见日历,红笔圈着的"7月18日"像道未愈的伤疤。
前世的今天,革委会突击检查各生产队"割资本主义尾巴",父亲私藏的三斤油菜籽被搜出,全家在晒谷场挨批斗时,小妹独自去河边才会......"社员同志们注意!
"大队支书王铁柱的吼声从晒谷场传来,"公社张主任亲自带队检查,各家自留地立即铲除超标作物!
"晒谷场上乌泱泱挤着百十号人,几个戴红袖章的正挨个翻查竹筐。
陆卫国目光扫过人群,父亲陆大山的裤脚还沾着泥,母亲周秀兰死死攥着衣角——那下面藏着给小妹纳鞋底攒的碎布头。
"青山大队自留地超标率全公社最高!
"革委会主任张红旗叉腰站在石碾上,的确良衬衫被汗浸出深色云纹,"现在开始丈量,超一平米扣十工分!
"人群骚动起来。
陆卫国看见会计李瘸子抱着账本缩在碾盘后,突然记起前世这天:李会计做假账被揭发,张主任借机把全队工分折半,气得王支书吐血住院。
"张主任,我建议先核对账本。
"陆卫国跨步上前,草帽檐在脸上投下阴影,"去年县革委会37号文件规定,自留地按人头计算,咱们队刚添了六个新生儿。
"张红旗的胖脸抽搐两下:"你个小娃娃懂什么文件?
""如果我没记错,"陆卫国伸手从李会计怀里抽走账本,"去年冬您批准扩建养猪场,占了十二户自留地,按政策该补足面积。
"他哗啦啦翻到某页,"这里签着您的大名呢。
"晒谷场突然死寂。
王支书猛咳一声,旱烟袋在鞋底敲出火星:"卫国说得在理,咱们按文件办事。
"几个老社员开始往前挤,不知谁喊了句"要见真章",场面顿时沸腾。
张红旗的喉结上下滚动,突然抢过账本摔在地上:"反了天了!
你们青山大队......""张主任小心!
"陆卫国突然扑向石碾。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咔嚓"一声,碾盘边缘崩落的碎石正砸在张红旗刚才站的位置。
"这碾子该修了。
"陆卫国揉着壮青的手肘起身,"去年县里安全生产检查时就提过。
"他弯腰捡起账本,掸去封皮上的尘土,"您看是不是先解决安全隐患?
"张红旗的后背完全湿透,掏出手帕猛擦脖颈:"今天就检查到这里!
"转身钻进吉普车前,突然回头盯着陆卫国:"你叫什么名字?
"夕阳西沉时,陆卫国蹲在河滩洗铁锹。
水波荡开细碎金光,倒映着对岸的知青点。
前世他总躲着那些穿列宁装的城里姑娘,首到小妹出事那天,是女知青林雪晴第一个跳进旋涡。
"哥!
"小芸拎着竹篮蹦过来,辫梢系着崭新的红头绳,"王支书说调你去当会计学徒!
"她神秘兮兮地凑近,"刚才我去送烙饼,听见张主任跟王叔夸你呢,说什么人才难得......"陆卫国攥紧浸湿的草帽。
河面忽然卷起阵怪风,带着上游暴雨特有的土腥味。
他眯眼望向龟裂的河床,那些裸露的鹅卵石像无数未闭的眼睛——三天后,这里将吞没他最明亮的星辰。
"从今天起,"他把妹妹往岸上推了推,"你不准靠近河边半步。
""知道啦!
"小芸嬉笑着躲开,"林姐姐说今晚教我认字呢!
"她忽然压低声音,"哥,你说恢复高考是不是真的?
那些知青都在传......"陆卫国瞳孔骤缩。
他当然记得,此刻在省城某间禁闭室里,那位后来主导教育改革的老教授正在写申诉信。
而七百公里外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某份改变千万人命运的文件正在酝酿。
暮色渐浓,知青点的煤油灯次第亮起。
陆卫国摸出藏在裤腰的钢笔,这是前世小妹葬礼上林雪晴送的,笔帽还刻着"知识改变命运"。
他对着月光转动笔杆,1977年还远,但有些火种现在就该埋下。
河对岸忽然传来手风琴声,《北京的金山上》的旋律淌过粼粼波光。
陆卫国在笔记本上写下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天内阻止小妹溺亡,一个月内拿到会计实权,半年后......他的笔尖突然顿住,母亲唤他吃饭的声音混着琴声飘来,炊烟的味道如此真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