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这座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城市,似乎总是被一层薄薄的雨雾所笼罩着。
那连绵不断的细雨,宛如天空洒下的丝丝愁绪,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冰冷诗意,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沈砚之静静地伫立在宽敞明亮的落地窗前,目光深邃而悠远。
雨滴顺着光滑如镜的玻璃缓缓流淌,一道道曲折蜿蜒的水痕,就好似一条条灵动的小蛇,肆意舞动着身躯。
透过这层朦胧的水帘,远处泰晤士河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原本波澜壮阔的河面此刻也显得格外静谧和神秘。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窗框上,无意识地一下又一下敲击着,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
那声音若有若无,仿佛是在空气中弹奏着一首无声的钢琴曲,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他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思绪。
此时的窗外,天色愈发阴沉,厚重的灰色云层低低地压在城市上方,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那些云朵堆积在一起,如同巨大的山峰一般雄伟壮观,但却又透着几分摇摇欲坠的危险气息,仿佛只要一阵微风吹过,它们便会轰然崩塌,将整个世界都淹没在无尽的黑暗之中。
“砚之,收拾一下行李,我们要回重庆。”
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他从未听过的焦急。
沈砚之转过身,眉头微皱。
“重庆?
为什么突然要回去?”
母亲深吸了一口气,眼神有些闪烁。
“外婆病了,我们需要回去照顾她。”
沈砚之愣了一下。
外婆?
那个在他记忆中总是笑眯眯的老人,那个每年圣诞节都会寄来手工编织围巾的老人。
他从未见过她,但她的存在像是某种遥远的温暖,一首萦绕在他的生活中。
母亲很少提起外婆,每次提到时,语气总是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像是怀念,又像是愧疚。
“可是...我的学校...”沈砚之犹豫了一下,声音低了下来。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窗框,指节微微发白。
伦敦的生活虽然单调,但至少是他熟悉的。
他习惯了这里的阴雨天气,习惯了这里的红茶和司康饼,习惯了这里的冷漠与疏离。
“我己经安排好了,你可以在重庆的国际学校继续学业。”
母亲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不容置疑。
“外婆想见你,这是她的愿望。”
沈砚之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母亲的决定从来不容反驳。
沈砚之转身走向房间开始收拾行李。
他打开衣柜,看着里面一件件整齐挂着的衣服,心中五味杂陈。
这些衣物都是他在伦敦生活的痕迹,如今却要随着他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
他机械般地将衣服叠起放进箱子,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关于外婆的种种想象。
到达机场后,沈砚之坐在候机室里,周围人们嘈杂的声音仿佛离他很遥远。
他望着窗外停机坪上的飞机,想着即将到来的未知旅程。
飞机起飞后,他俯瞰着逐渐变小的伦敦城,心中竟涌起一丝不舍。
两天后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他们终于踏上了重庆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
刚下飞机,一股潮湿的空气就如潮水般涌来,瞬间将他们紧紧包裹其中。
那潮湿的感觉仿佛能渗进人的毛孔里,带来一种别样的触感。
这种潮湿的空气中还夹杂着一种陌生而独特的烟火气息。
沈砚之不禁微微皱起了鼻子,仔细分辨着这股奇特的味道。
渐渐地,他发现这味道似乎是由辣椒和花椒巧妙融合而成,它们相互交织、碰撞,散发出一种强烈而又诱人的香气。
然而对于初来乍到的沈砚之来说,这样浓郁且具有冲击力的气味无疑是对他嗅觉的一次巨大挑战。
面对这股陌生的气息,沈砚之下意识地伸手拉住了自己的衣领,想要借此阻挡住那些不断钻入鼻腔的刺激性味道。
但无论他怎样努力,那股独特的香味还是如影随形,顽强地萦绕在他周围,让他无处可逃。
在繁忙喧嚣的机场外,阳光洒落在宽阔的道路和熙攘的人群之上。
一辆线条流畅、漆黑如墨的豪华轿车静静地停靠着,宛如一只蛰伏的黑豹,散发着神秘而高贵的气息。
车门旁边,站立着一位身着整洁制服的中年男人。
他身材中等,略微发福,但那宽厚的肩膀依然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他的面庞圆润,眼角布满细细的皱纹,然而这些岁月留下的痕迹并没有掩盖住他眼中透露出的善良与真诚。
此刻,他正微笑着,那笑容犹如春日暖阳般温暖人心,又带着几分憨厚朴实。
当看到远处走来的身影时,这位中年男子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原本平静的面容也因喜悦而生动起来。
他快步迎上前去,动作敏捷而不失稳重。
待走近后,他微微躬身行礼,并以恭敬且热情的语气说道:“顾女士,沈少爷,欢迎你们回来!
一路上辛苦了吧?”
沈砚之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己经听到并且明白了对方所说的话,但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其他言语。
相比之下,站在一旁的母亲就要显得从容淡定得多了,她嘴角挂着一抹亲切而又优雅的笑容,主动地和前来接机的司机攀谈起来。
两人之间的对话轻松愉快,仿佛他们早己相识己久一般。
随着汽车引擎发出轻微的轰鸣声,这辆黑色轿车开始缓缓驶离机场。
坐在后排座位上的沈砚之将头轻轻靠向车窗玻璃,他那双深邃如潭水般的眼眸静静地凝视着窗外不断掠过的景象。
只见道路两旁矗立着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这些现代化建筑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耀眼光芒;宽敞平坦的街道上车流如梭、行人匆匆忙忙,每个人都像是被一股无形力量推动着前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嘈杂声音——汽车喇叭声、街头小贩叫卖声以及人们相互交谈时此起彼伏的话语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且充满生机活力氛围。
这种喧嚣热闹场景对于初来乍到沈砚之来说无疑是十分新奇和陌生的,它完全不同于他以往所熟悉那种宁静安逸环境。
车子一路行驶,最后停在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前。
沈砚之跟着母亲下车,踏入庭院,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走进屋内,看到病床上瘦弱的外婆,沈砚之心里泛起一阵酸涩。
外婆艰难地抬起手,示意他靠近些。
沈砚之握住外婆干枯的手,外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
“砚之,外婆让我带你去解放碑游玩。”
母亲一边整理行李,一边说道。
“她说那是重庆的地标,她还说你们年轻人一定会喜欢。”
沈砚之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不安。
他对这座城市一无所知,甚至连中文都说得磕磕绊绊。
母亲看出了他的犹豫,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别担心,我会陪着你。”
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母亲临时接到了一个紧急电话,不得不先去处理一些事务。
她匆匆交代了几句,便消失在了人群中。
沈砚之站在解放碑下,仰头望着这座被霓虹点亮的纪念碑。
潮湿的空气里飘来火锅的麻辣香气,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手机导航又一次失灵了,屏幕上不断旋转的箭头像是在嘲笑他的无能。
耳边是此起彼伏的重庆方言,像一串串跳跃的音符,却一个音节也听不懂。
他试图用英文向路人求助,但得到的只是困惑的眼神和摇头。
沈砚之感到一阵无力,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在一个本应是故乡的地方,感到如此陌生和无助。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不远处有一个女孩正站在一家奶茶店门口,手里拿着一杯奶茶,似乎在等人。
她穿着一件白色的卫衣,牛仔裤,头发随意地扎成一个马尾,看起来年纪和他相仿。
沈砚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上前试试。
“Excuse me, do you speak English?”他小心翼翼地问道。
女孩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
“Yes, I do. Can I help you?”沈砚之松了一口气,至少有人能听懂他的话了。
“I’m trying to find my way to Nanbin Road, but I’m lost.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here?”女孩皱了皱眉,似乎在思考。
“Nanbin Road? That’s quite far from here.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go there now?”沈砚之点了点头。
“My mother is waiting for me there. I just need to find a way to get there.”女孩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手中的奶茶,似乎在权衡什么。
最终,她叹了口气。
“Alright, I can show you the way. But you’ll have to follow me closely. The streets here can be confusing.”沈砚之感激地点了点头。
“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女孩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转身开始带路。
沈砚之跟在她身后,小心翼翼地穿过拥挤的人群。
街道两旁的店铺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但他却无心欣赏。
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女孩的背影上,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跟丢了。
走了大约十分钟,女孩突然停了下来,指了指前方的一个公交站。
“You can take bus number 318 from here. It will take you directly to Nanbin Road.”沈砚之看了看公交站牌,上面密密麻麻的中文字让他感到一阵头晕。
“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help.”女孩点了点头,似乎准备离开。
沈砚之突然想起什么,急忙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
“你会说中文?”
女孩歪着头打量他,眼睛亮晶晶的,像是装满了星星。
“你不是外国人?”
“我...我是中国人。”
这句话他说得格外认真,“只是...在国外长大。”
“哦~海归啊!”
女孩眼睛一亮,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我叫程嘉禾,可以叫我阿程或嘉禾,我朋友们都这么叫我。”
她递一杯打包的奶茶,“请你喝,就当见面礼。”
沈砚之接过奶茶,温热的触感从掌心传来。
他注意到杯身上印着“少糖少冰”的字样,还有一行手写的重庆话:“巴适得板!”
你要去南滨路?”
程嘉禾掏出手机,“正好我要去那边吃火锅,一起呗?”
不等他回答,她己经迈开步子,“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沈砚之。”
他说,“砚是...砚台的砚,之是...之乎者也的之。”
“沈砚之...”程嘉禾重复了一遍,突然笑了,“你的中文说得像在背课文。”
暮色渐深,解放碑的钟声敲响七下。
沈砚之跟着程嘉禾穿过拥挤的人潮,看着她熟练地用重庆话跟小贩讨价还价,看着她蹦蹦跳跳地跨过路边的水洼,看着她回头时被霓虹点亮的侧脸。
空气中飘来火锅的香气,混合着奶茶的甜腻。
沈砚之突然觉得,这座陌生的城市,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以接近了。
“到了!”
程嘉禾在一家火锅店前停下脚步。
店门口挂着一串红灯笼,在雨中显得格外温暖。
沈砚之抬头看了看招牌,上面写着“九宫格火锅”几个大字。
他还没来得及细想,就被程嘉禾拉进了店里。
“老板,老规矩!”
程嘉禾冲着柜台喊了一声,然后拉着沈砚之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你经常来这儿?”
沈砚之问道,目光在店内扫视了一圈。
墙上挂着几张老照片,记录着这家店的历史。
“对啊,这家店开了几十年了,我从小吃到大。”
程嘉禾笑着说道,“你待会儿可得小心点,别被辣哭了。”
沈砚之挑了挑眉,“我可是吃过印度咖喱的人。”
程嘉禾笑得更欢了,“那待会儿比比看,谁先认输。”
不一会儿,锅底端了上来。
九宫格里翻滚着红油,辣椒和花椒的香气扑面而来。
沈砚之看着那一片红彤彤的汤底,突然有些心虚。
“来,先尝尝这个。”
程嘉禾夹起一片毛肚,在锅里涮了涮,然后放进沈砚之的碗里。
沈砚之犹豫了一下,还是夹起来咬了一口。
瞬间,一股辛辣的味道在口腔里炸开,他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怎么样?”
程嘉禾笑眯眯地看着他。
“还不错。”
沈砚之强装镇定,又夹了一片牛肉放进锅里。
程嘉禾笑得更开心了,“别逞强了,喝点酸梅汤吧。”
她递过一杯冰镇的酸梅汤,沈砚之接过来猛灌了几口,才觉得喉咙里的火辣感稍微缓解了一些。
“你平时都这么能吃辣吗?”
沈砚之问道,目光落在程嘉禾碗里那片沾满辣椒的牛肉上。
“对啊,重庆人嘛,无辣不欢。”
程嘉禾笑着说道,“你以后得多练练,不然在这儿可混不下去。”
沈砚之笑了笑,没说话。
他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突然觉得这座陌生的城市,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以接近了。
“对了,你为什么会来重庆?”
程嘉禾突然问道。
沈砚之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说道:“我外婆病了,我和妈妈回来照顾她。”
程嘉禾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温暖的笑容,“那以后我带你多逛逛,重庆可是个好地方。”
沈砚之点点头,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吃完火锅后,程嘉禾和沈砚之走出店门。
外面的雨还在下着,细密的雨丝在路灯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程嘉禾从包里拿出一把伞,撑开后递向沈砚之,“一起走吧,我送你去南滨路。”
沈砚之接过伞,两人并肩走在湿漉漉的街道上。
雨滴打在伞面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一首动听的乐章。
一路上,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从重庆的美食聊到伦敦的风景。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南滨路。
站在江边,看着对岸灯火辉煌的洪崖洞,沈砚之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到了。
“是不是很美?”
程嘉禾笑着问。
沈砚之点点头,“嗯,和伦敦很不一样。”
程嘉禾歪着头,看着他,“以后你会慢慢爱上这里的。”
沈砚之看着程嘉禾,路灯下,她的笑容格外灿烂。
那一刻,他突然觉得,这座陌生的城市因为有了她,变得不再陌生。
“谢谢你,程嘉禾。”
沈砚之说。
程嘉禾摆摆手,“谢什么,朋友之间不用这么客气。”
说完,她转身准备离开。
沈砚之看着她的背影,大声喊道:“程嘉禾,以后我们还能再见面吗?”
程嘉禾停下脚步,回头笑道:“当然啦,一定会的。”
程嘉禾突然往回跑,程嘉禾拿出手机大喊道:“沈硕之,我们加个微信吧,这样以后方便联系。”
沈砚之有些意外,但很快就点了点头,拿出手机扫了二维码。
添加成功后,程嘉禾看着手机屏幕上沈砚之的头像,笑了笑。
他看着程嘉禾明亮的眼睛,突然觉得,这座陌生的城市,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以接近了。
程嘉禾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沈砚之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虽然只是短暂的相遇,但她的帮助让他对这座陌生的城市有了一丝好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