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第一部《苟在边疆当藩王》,读者朋友们可以先看第一部)自古三皇治世,五帝定伦,莫不依赖百官。
杨竞在平定了高句丽和百济国以后,审时度势,在百官的拥立下称帝,国号大辽,年号天启,是为大辽天启帝。
天启帝杨竞大肆封赏群臣,爵位就封出去50多个。
颠沛流离五年的九皇子杨竞终于站稳了脚跟。
杨竞称帝的消息送给二哥晋王杨华和三哥齐王杨战以后,两位大梁亲王倒是没说什么,本来山海关以东也准备送给自己的这个九弟,至于说在山海关以外,杨竞是称帝还是称神的,两位亲王根本不在乎。
两位亲王的目标是长安城的那个位置,他们是想夺得永安帝的皇帝位置,这个过程中少不了杨竞的帮忙,所以也都对杨竞表示了祝贺。
杨竞情商多高啊,对待晋王和齐王,都是自称弟弟,两位亲王也没法说什么。
称帝后的杨竞在竭尽全力的消化新占领的高句丽和百济故地,国库几乎都快被消耗空了,一年后,得到了吴晋的报告,说是齐王和晋王暴毙。
“什么,朕的二哥三哥暴毙了?”
杨竞正在奉天殿看奏折,接到吴晋的报告,惊的一下。
“回陛下,是的,晋王府和齐王府都传来的消息,晋王世子和齐王世子的亲笔书信己经送到了内务府。
陛下还需节哀才是”吴晋说罢,就把手中的书信拿出,李德全赶紧接过来,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杨竞的案前。
杨竞平复了一下心绪,伸手打开书信,齐王和晋王在信中几乎说的都是三件事:一是后悔没听杨竞的提醒,忽视了大梁朝廷的影卫在自己身边安插的人手,以致导致被毒害。
二是拜托杨竞照顾自己的家人,晋王和齐王都在信中言明,自己一旦薨逝,晋藩和齐藩是抵挡不住大梁朝廷的进攻的,希望杨竞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照顾自己的家人。
三是都是希望杨竞能够不要偏安一隅,起兵入关,长安城的那个位置就应该是杨竞的。
“吾弟当为尧舜”杨竞看着晋王杨华信中最后的话,心里十分的不是滋味。
“李德全,去把曾泰、钱峰、江水、何知远和秋华叫来”杨竞稳定了一下情绪,吩咐道。
“长平,你就在这等着,我们议一议这个事情怎么处理”吴晋默然点头,坐在一旁不说话。
少倾,曾泰、钱峰、江水、何知远和秋华也陆续来到了乾清宫冬暖阁,在杨竞的示意下,吴晋把情况向诸位介绍了一下。
曾泰等人也知道杨竞和晋王、齐王的关系,都纷纷向杨竞行礼,“陛下节哀”杨竞摆一摆手,“江水,你们军情司事先就一点情报没有得到?”
军情司是大辽最重要的情报部门,在关内也有众多分支,这次晋王和齐王被大梁朝廷的影卫暗害,军情司难辞其咎。
杨竞手下有三个情报部门,一个负责对外军事情报的军情司,兼管军情司的就是江水;一个是负责内部保卫的政保司,政保司的主事是秋华。
还有一个是面子上的情报部门锦衣卫,事实上锦衣卫己经成为杨竞的仪仗了,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是投靠杨竞的何知远。
当然了,杨竞还有一个最神秘的情报部门红线司,主事是杨竞的贴身太监李德全,红线司具体负责什么,谁都不知道,只有杨竞自己知道。
甚至红线司的存在,都是绝密。
江水脑袋上的汗一下就出来了,杨竞每年大把的钱仍在情报上,这么重大的事情没有事先预警,的确是说不过去,江水当即又跪了下来,“陛下,臣无能,军情司的确事前没有发现什么预兆”杨竞无奈的扶了扶额头,钱峰这个时候说话了,“陛下,臣以为,两位王爷既然己经薨逝,当务之急,还是要想想应对之策的好”其实钱峰这话没毛病,大梁一共有九个州81个郡,杨竞只是占据了关外的襄平郡,虽然后期杨竞通过对关外异族的用兵,人口和地盘极具扩大,但是大梁的精华地区,还是关内。
晋王杨华占据了十几个郡,齐王杨战占据了十几个郡,目前来看,都要便宜大梁永安帝了。
钱峰的话,也有为江水解围的意思,杨竞长叹了一口气,“都起来,说一说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陛下,臣以为,晋藩和齐藩治下有接近三十个郡,一旦我们趁机夺下几个郡,对我们大辽的实力是有很大的提升的”枢密使曾泰是超级鹰牌,这个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抢地盘。
“陛下,这两年我们持续对高句丽用兵,虽然获得到了高句丽全境半岛之地,但是国库也己经空虚了,如果此时与大梁全面开战,恐怕连军费也筹集不齐啊”内阁大学士、兼管户部的赵石立即说道。
其实赵石也不是不眼馋关内的土地,但是这几年杨竞连年征战,几乎己经耗空了国库。
特别是杨竞特别舍得在民生上投钱,百姓的生活水平是上去了,但是钱没了。
没钱打什么仗。
杨竞敲了敲大案,说道,“别扯远了,当务之急还是要把晋王世子、晋王后,齐王世子和齐王后接到襄平城来”群臣听杨竞这么说,也觉得杨竞安排的对。
不用想,晋王和齐王被大梁朝廷毒杀以后,几位年幼的世子根本无力阻止朝廷的进攻,这个时候要想保住性命,还是到杨竞这里为好。
“陛下,臣亲自去安排”兼管军情司的江水立即说道。
这事本来也是军情司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江水说完就出去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