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最好的催情剂……要让她们觉得自己是特别的……肉体关系会终结灵感流动,因此要在得到后若即若离……”放眼望去文学史上满是这样的才子。
他们用美丽的诗句包装自私的欲望。
而世人却大多只记住他们的才华,而忘记被他们摧毁的灵魂。
一我第一次见到周慕云是在大学的诗歌研讨会上。
那时我二十三岁,文学系研究生一年级,对诗歌怀着近乎虔诚的崇拜。
而他,已经是诗坛新贵,出版的诗集畅销全国。
那天阶梯教室挤满了人,大多是慕名而来的读者。
周慕云穿着一件深蓝色亚麻衬衫,袖子随意卷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
他的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翻动诗稿时像在抚摸情人的肌肤。
当他开始朗诵时,整个礼堂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出风口的嗡鸣。
“在无数个夜晚,我等待一个不会到来的黎明……”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个字都像裹着蜜糖的毒药,缓慢地渗透进我的血管。
朗诵结束后的提问环节。
我在台下不停地捏着衣角,原本平整的衣服硬是被我捏出了好多褶子,像层层叠叠的峰峦,也像我七上八下的心。
终于鼓起勇气举手,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抖。
“周老师,您在《月光下的谎言》中写道‘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语言游戏’,这是否暗示了诗歌本质上的欺骗性?”
他微微挑眉,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我身上。
那一刻我仿佛被聚光灯照射,脸颊发烫。
“这位同学……”“你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角度。”
他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但更准确地说,诗歌是最诚实的谎言。
诗人用美丽的词句包裹真相,就像用糖衣包裹苦药。”
他的话让我有些不明所以。
常与文学打交道的人就是这点不好,情感太细腻,容易想太多。
一时思绪纷杂。
但我本就是有些内向怯懦的人,刚刚的提问已经耗尽了我的勇气。
尽管不是很理解,但我的性格让我没有办法继续追问下去。
研讨会结束后,我抱着笔记本在走廊徘徊,希望能再看他一眼。
没想到他主动走向我。
“你好,同学。
刚刚还没有请教你的名字。”
一切都像做梦一样,我最喜欢最崇拜的诗人居然会主动走向我。
“同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