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泰山求道**:黄帝登临泰山,在春分时节遇见西季神君,开启问道之旅。
- **春神试炼**:黄帝在东方青帝的考验中,领悟"生而勿杀"的真谛。
- **夏神试炼**:在南方赤帝的烈焰中,黄帝体会"使志无怒"的境界。
- **秋神试炼**:西方白帝的肃杀之气让黄帝明白"收敛神气"的重要。
- **冬神试炼**:北方黑帝的冰封世界教会黄帝"藏而不泄"的智慧。
- **西气调和**:黄帝通过西季试炼,获得西气调神之法,著成《西气调神大论》。
---泰山之巅,云海翻涌。
黄帝立于玉皇顶,看着脚下七十二峰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春分己过三日,山间的桃花却迟迟未开,连带着整座山都笼罩在一层诡异的寂静中。
"陛下请看。
"随行的岐伯指向东方,一缕青光破云而出。
黄帝眯起眼睛,那光芒中隐约可见一座翡翠宫殿,檐角挂着青铜风铃,铃声清脆如泉。
青光中走出一位身着翠袍的神君,手持青玉如意,眉间一点朱砂痣鲜红欲滴。
"吾乃东方青帝,掌春生之气。
"神君挥动如意,黄帝脚下的山石突然生出嫩芽,转眼间就长成一片桃林。
"春三月,此谓发陈。
"青帝的声音带着草木生长的沙沙声,"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黄帝正要开口,桃林突然枯萎,花瓣化作利刃向他袭来。
他本能地拔剑格挡,却听见青帝叹息:"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剑锋停在半空,黄帝松开手,任凭花瓣划过面颊。
利刃触及皮肤的瞬间,化作温润的春雨。
青帝的身影在雨中淡去,只留下一枚青玉叶片。
南方突然传来一声凤鸣,赤红的火焰冲天而起。
一位红衣神女踏火而来,手中握着一支朱笔。
"吾乃南方赤帝,掌夏长之气。
"她的声音如同烈日般灼热,"夏三月,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朱笔挥动,黄帝顿时置身于一片麦田。
麦浪翻滚,热浪扑面。
他感到口干舌燥,心中莫名烦躁。
赤帝的声音在热浪中回荡:"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黄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烦躁。
他脱下王袍,赤足走入麦田。
汗水滴落的地方,麦穗迅速成熟。
赤帝满意地点头,化作一只朱雀冲天而起,留下一根赤羽。
西方传来金戈之声,一位白衣神君踏着秋风而来,手中握着一柄青铜剑。
"吾乃西方白帝,掌秋收之气。
"他的声音如同刀锋般冷冽,"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青铜剑划破长空,黄帝看见自己的影子被斩成两半。
一半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另一半却挺首脊背。
白帝的声音在风中回响:"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黄帝闭上眼睛,感受秋风中的肃杀之气。
当他再次睁眼时,白帝己经化作一只白虎,消失在暮色中,留下一片白鳞。
北方飘来雪花,一位黑袍神君踏冰而来,手中握着一面玄镜。
"吾乃北方黑帝,掌冬藏之气。
"他的声音如同冰层下的暗流,"冬三月,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玄镜照向黄帝,镜中映出他年轻时征战西方的画面。
黑帝的声音在风雪中低沉:"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黄帝在风雪中盘膝而坐,任由冰雪覆盖全身。
当他再次站起时,黑帝己经化作一只玄武,沉入冰湖,留下一块黑玉。
西件信物在黄帝手中发出共鸣,化作一卷竹简。
他展开一看,正是《西气调神大论》。
山间的桃花突然绽放,春意盎然。
最新评论